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購書鏈接
這是一本對'綠色活化石'——石松類和蕨類植物有新認知的專著。
2016年,國際94位蕨類學者聯合發布了PPG I 分類系統,確立了當今世界石松類和蕨類植物在目、科、亞科、屬等級的一個相對自然的分類系統。
之后,隨著取樣增加和新一代測序技術的應用,一些復雜類群的系統發育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闡明,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很多內容上與傳統的形態分類學認知存在很大偏差。
這阻礙了我們對這一古老類群最新研究成果的理解,同時,也不利于對該重要類群的研究。
基于此
本書在PPG I分類系統的基礎上,整合了最新的分子系統學和分類學研究進展,系統地梳理了世界石松類和蕨類類群,最終承認目前石松類和蕨類植物共有14目54科415屬(包括18個雜交屬)。
學術基礎
本書基于最新的分子系統學研究成果,對世界范圍內石松類和蕨類植物類群進行了全面且系統的梳理,整合了PPG I發表至今的分子系統學及分類學研究成果,更新了現有石松類和蕨類植物的分類系統。
通過世界石松類和蕨類科、亞科、屬列表和系統發育樹,直觀地展示了現存石松類和蕨類植物各目、科、亞科、屬間的系統發育關系,并對中國分布科屬進行了特別標注。
內容特點
書中詳細介紹了石松類和蕨類植物各科、大部分屬的形態特征和染色體數據描述,以及其在世界和中國的分布情況。而且,還參考歷史文獻資料數據,盡量編寫了亞科和屬的形態檢索表。
針對中國分布屬,選取代表物種做了清晰且精細的圖片展示,部分物種還配有孢子掃描電鏡圖片,力求從宏觀到微觀展示中國石松類和蕨類植物各科屬形態特征。
本書的順利完成離不開國內外同行的鼎力支持和幫助,為了保證照片質量,作者先后在云南、貴州、四川、西藏等地開展了大量的野外照片的拍攝和素材積累。
未來,
隨著世界植物學家對石松類和蕨類植物分子系統學和分類學研究的深入,如最近的PPG II提議和籌備,這一類群的系統發育關系、科屬概念可能會得到進一步的闡明。
希望本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國內外相關學科的科研人員、教師以及植物愛好者提供參考。
中英文引用
周新茂, 和兆榮. 2025. 石松類與蕨類植物系統分類學. 北京: 科學出版社.
Xin-Mao Zhou, Zhao-Rong He. 2025. Systematics of Lycophytes and Ferns. Beijing: Science Press.
中國生物志庫
訪問:http://species.
收錄中國近10萬種現生生物物種,提供科學權威的生物學信息,包括:物種名稱、分類地位、形態特征、地理分布、功用價值、理論知識、精美圖片, 為用戶提供全面的知識服務解決方案。
中國生物志庫匯集了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權威生物學著作,并依據最新出版物持續更新。
來自: weipijieli > 《進化》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植物趣談之七:古老的蕨類植物
植物趣談之七:古老的蕨類植物。這些特征很像裸蕨植物的星木屬植物,但是,它的孢子囊著生的位置是在各擬葉之間或近擬葉的基部,而不像真正裸蕨植物那樣生在枝的頂端,這可能由于載孢子囊的枝軸部分縮...
《植物系統學》(中文第三版)出版
《植物系統學》(中文第三版)出版。原著作者在第三次修訂時,根據近幾年的系統學科資料,增加了對綠色植物的系統概述,對石松類植物和蕨...
【系統分類 之一】維管植物大排名
被子植物相比APG IV承認了新近獨立的盾藥花科Peltantheraceae,檀香目Santalales未采取廣義鐵青樹科概念,而是依照Nickrent, 2010的處理...
畢竟演化,是生物學之光 | 科學人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隨后,我又花了三天時間翻譯制作了同系列的“維管束植物系統發育樹海報”(包含了所有的基于分子數據整理過的裸子植物、蕨類和石松類植...
蕨類植物的差異性為什么這么大
蕨類植物的差異性為什么這么大。中期蕨類植物:出現在泥盆紀,是從早期蕨類植物演化而來的,具有根、莖、葉的分化,有發達的維管組織和...
植物世界01
植物世界01.第一講:植物界與植物分類學。[36 樓] 作者: 植物人 時間: 2009-2-12 14:32.[37 樓] 作者: 植物人 時間: 2009-2-12 15:0...
靈長類及其近親的起源與早期演化
早期的分類學和系統學研究中,樹鼩和近兔猴都曾被歸入靈長目,近年來,將樹鼩類單獨劃歸一目的做法已得到普遍認可,但關于近兔猴的歸屬...
桫欏,恐龍的食物
桫欏,恐龍的食物寫在前面。過去沒種草果的時候,桫欏更多,桫欏和草果都喜歡潮濕的地方,中華本草上用桫欏來祛風除濕。文獻上的桫欏。...
生命(十)生物的分類方法
生物分類學就是處理生物多樣性的學科。自瑞典的生物分類學大師林耐(Carl Linnaeus),于753年的經典工作開始,世界各國一代又一代的生...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