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是對客觀現實的認識有獨創見解并能自成體系的人。在中國悠久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和主張,對中國的社會思想、文化、歷史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他們的學說甚至會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成為社會傳統文化的主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為了向今人展示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思想家的風范,于2000年11月11日發行的,志號為2000-20《古代思想家》是紀念郵票。 郵票全套6枚,分別刻畫了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荀子的肖像。 《莊子》(6-4)畫面采用側視角度,集中刻畫了莊子的面部神態,他額頭舒展,面帶微笑,目光閃亮,雖貌似一介村夫,但思想很深邃;他寄情山水,性情隨意,故戴巾,仿佛正在享受“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的逍遙自得。 ![]()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一說為今河南商丘民權縣,一說為山東省菏澤市東明,一說為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人。 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老莊”。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內圣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寫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其作品收錄于《莊子》一書,代表作有《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等。 據傳莊子嘗隱居南華山,卒葬于彼,故唐玄宗天寶初,被詔封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亦因之被奉為《南華真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