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要下的雨沒有下得來,倒送來了一份清涼。 快到昭山時,孫孫說要去爬昭山,我立馬轉向把車開到了停車場。 昭山山不高,佛教文化卻很濃,歷史又十分悠久,加上近些年的提質升級,已成為省級四A級景區。 這些年,我沒少去爬昭山。每次爬昭山都是對自己身體的一次檢驗。我知道,能順利爬到山頂,說明身體′還行。 ![]() 有時爬上去后,已過了吃飯時分,便問寺里有沒有吃的。寺里一般會安排一點素食,算不上正兒八百的齋飯。 山上是有齋飯的,聽別人說,吃齋飯是有講究的。我們每次吃素食,都很隨意。 寺里僧人為何吃齋飯,這是佛門的規矩,勸戒所有人,不殺牲,不亂性,保持心靈純凈,真正清心寡欲,完全置身紅塵之外。同時,也警示每一個人要自食其力,愛惜食物。 作為俗人吃素食,是去感受佛家的那份情懷,蕩滌心中的塵埃。 走到半山腰時,快到素食時間了,我們決定去真正體會一次吃齋飯。 齋飯堂設在觀音寺東邊,里面不大,最多坐六十多人。 我們進的時候,只剩下幾個空座位了,里面大多是年輕夫妻帶著小孩,也有一些老人。我們趕緊坐了下來。 不一會,大門外走進四位僧人,一人著土黃色僧衣,三位著灰色僧人。他們依順序在前排坐下。 著土黃色僧衣的,個子清高,臉色紅潤,只見他走到佛龕前,端起一碗白花花的米飯,對著佛像念念有詞地說了幾句,又用筷子夾起一點米飯出門敬地藏菩薩。 之后,由僧人先打飯。他們打完后,我們起立依次去打。 菜品有八道,如空心菜、土豆絲、黃瓜等,這些都是寺里僧人自己種的菜。主食有米飯和饅頭。 食堂兩邊貼著止語念佛。盡管小孩子多,真的寂靜無聲。 ![]() 我不禁想起了天臺國清寺。這是一座有近二千年的佛教圣地。這里不收門票,也不收其他任何費用。寺里有不少田地,僧人自耕自食。 寺里提供的齋飯,與昭山有些不同,以豆制品為主。 等前面的人打完飯,我也走上去 打了些我能吃的菜,舀了大半碗飯,加了半個饅頭和一小碗南瓜湯。 沒有半絲葷腥,味道還可以。一旁的孫子抱著小碗,吃得津津有味,比在家里吃得還好些。碗里不剩一粒米。 這里的飯菜比我在海南南海觀音吃的更合我的口味。 吃完飯,所有人都自覺地清理好桌子上的東西,把碗筷送到廚房。 這是我吃得最開心的一次齋飯。吃過飯,再爬昭山,覺得山更青,天更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