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警示藥品是指那些一旦使用不當,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危及生命的藥品。這類藥品在臨床應用中具有顯著的藥理作用,但同時治療窗窄、不良反應發生頻率高且嚴重,給藥方法復雜或需要專門監測,且容易與其他藥品發生混淆或相互作用。因此,臨床藥師在處方審核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確保用藥安全。 中國高警示藥品最新推薦目錄(2023)中國高警示藥品推薦目錄是臨床藥師進行處方審核的重要參考依據。2023年中國高警示藥品推薦目錄發布: 1. 100ml或更大體積的滅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或沖洗用) 2. 茶堿類藥物,靜脈途徑 3. 腸外營養制劑 4. 抗腫瘤用藥,非腸道和口服化療藥 5. 高滲葡萄糖注射液(20%以上) 6. 抗心律失常藥,靜脈注射(如胺碘酮、利多卡因) 7. 抗血栓藥(包括抗凝藥物,Xa因子拮抗劑、直接凝血酶抑制劑和糖蛋白IIb/IIIa抑制劑) 8. 降糖藥 9. 高濃度電解質,氯化鈉注射液(高滲,濃度>0.9%) 10. 麻醉藥,吸入或靜脈用(如丙泊酚) 11. 強心藥,靜脈注射(如米力農) 12. 神經肌肉阻斷劑(如琥珀酰膽堿,羅庫溴銨,維庫溴銨) 13.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靜脈注射(如腎上腺素) 14. 腎上腺素受體拮抗藥,靜脈注射(如拉貝洛爾) 15. 小兒用口服的中度鎮靜藥(如水合氯醛) 16. 胰島素,皮下或靜脈注射 17. 硬膜外或鞘內注射藥 18. 對育齡人群有生殖毒性的藥品,如阿維A膠囊、異維A酸片等 19. 造影劑,靜脈注射 20. 鎮痛藥阿片類藥物,靜脈注射,經皮及口服(包括液體、濃縮物,速釋和緩釋制劑) 21. 脂質體的藥物(如兩性霉素B脂質體)和傳統的同類藥物(例如兩性霉素B去氧膽酸鹽) 22. 中度鎮靜藥,靜脈注射 23. 免疫抑制劑 24. 抗癲癇藥 其他:1.阿片酊 2.阿托品注射液(規格≥5mg/支) 3.高錳酸鉀外用制劑 4.加壓素,骨髓腔內注射 5.甲氨蝶呤(口服,非腫瘤用途) 6.地高辛 7.硝酸甘油 8.凝血酶凍干粉 9.萬古霉素 10.縮宮素,靜脈注射 11.硝普鈉注射液 12.異丙嗪,靜脈注射 13.注射用三氧化二砷等 高警示藥品處方審核要點高警示藥品易發生的錯誤類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技術環節:處方錯誤、調劑錯誤、藥物配制錯誤、給藥技術錯誤、用藥依從性錯誤、監測錯誤、用藥指導錯誤 - 管理環節:藥品擺放錯誤 通過用藥審核,可大大減少技術環節的用藥錯誤。高警示藥品的處方審核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嚴格把控,以下是常見的審核要點: (一)適應癥審核 - 確保適應癥明確:藥師需仔細核對處方中的藥品是否與患者的臨床診斷相符,是否存在超說明書用藥的情況。 - 評估用藥合理性:對于一些具有多種適應癥的高警示藥品,需結合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判斷用藥是否合理。 (二)用法用量審核 - 劑量準確性:高警示藥品的治療窗窄,劑量稍有偏差就可能引發嚴重不良反應。藥師需仔細核對處方中的劑量是否在藥品說明書規定的范圍內。 - 給藥途徑合理性:部分高警示藥品的給藥途徑較為特殊,如靜脈注射、皮下注射等。藥師需確保給藥途徑與藥品說明書一致,避免因給藥途徑不當引發用藥錯誤。 (三)不良反應審核 - 關注常見不良反應:藥師需熟悉高警示藥品的常見不良反應,如茶堿類藥物的惡心、嘔吐、心律失常等,以便在審核處方時及時發現潛在風險。 - 評估患者風險因素:對于一些具有特殊不良反應的高警示藥品,如甲氨蝶呤可能導致的肝功能損害,藥師需結合患者的病史和身體狀況,評估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 (四)配伍禁忌審核 - 避免不合理配伍:高警示藥品容易與其他藥品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或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藥師需仔細核對處方中的藥品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 關注溶媒選擇:部分高警示藥品對溶媒有特殊要求,如濃氯化鉀注射液需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釋后緩慢靜脈滴注。藥師需確保溶媒選擇合理,避免因溶媒不當引發用藥錯誤。 (五)特殊人群用藥審核 - 兒童用藥:兒童的身體機能尚未發育完全,對藥物的耐受性較差。藥師需特別關注兒童使用高警示藥品的劑量和給藥頻率。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部分高警示藥品對胎兒或嬰兒有致畸風險,如異維A酸。藥師需嚴格審核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使用高警示藥品的適應癥和安全性。 - 老年患者用藥: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對藥物的代謝和排泄能力下降。藥師需根據老年患者的身體狀況,適當調整高警示藥品的劑量。 10種常見高警示藥品的審核注意事項水合氯醛- 風險點:重復給藥可能導致蓄積,過量可導致持續精神錯亂、吞咽困難、嚴重嗜睡、呼吸困難等。 - 審核建議:注意給藥途徑及相應的給藥劑量;告知正確的使用方法、給藥時機,如服用前搖勻;口服30分鐘起效,1小時達高峰,維持4-8小時。建議每張處方開具一次用量。催眠50mg/kg,鎮靜口服8mg/kg,灌腸25mg/kg,兒童極量不超過1g。 硫酸鎂注射液- 風險點:治療濃度和中毒濃度相近,快速靜脈注射可引起惡心、嘔吐、心慌、頭暈等不良反應。妊娠期間連續使用超過7天可能導致新生兒低鈣和骨骼異常。 - 審核建議:藥師需嚴格審核硫酸鎂注射液的給藥途徑、劑量是否與適應癥相符:50%硫酸鎂溶液外敷消炎去腫,口服導瀉;25%硫酸鎂溶液口服利膽。監測血鎂濃度和注射速度。 縮宮素- 風險點:大劑量使用可使子宮出現強直性收縮,引起胎兒宮內窒息,甚至出現子宮破裂。 - 審核建議:藥師需嚴格審核縮宮素的劑量和滴速,引產或催產靜脈滴注,一次2.5-5IU,滴注速度最快不超過0.02IU/min,通常為0.002-0.005IU/min。關注禁忌癥:嚴重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道異常、胎位不正、多胎妊娠、三次以上妊娠的經產婦及有剖宮產史。 阿托品注射液(≥5mg/支)- 風險點:阿托品有多種規格,0.5mg、1mg、5mg、10mg用法均為肌內注射。大劑量使用可引起頭痛、心悸、面紅、口干、興奮多言、煩躁不安等不良反應。 - 審核建議:嚴格審核阿托品注射液的規格及適應癥,0.5mg/ml、1mg/ml常用于胃腸解痙止痛、抑制腺體分泌和抗休克;5mg/ml、10mg/ml僅用于解救有機磷農藥中毒。 凝血酶凍干粉- 風險點:本品嚴禁注射,誤入血管可能導致血栓形成、局部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 審核建議:嚴格審核適應證及給藥途徑,局部止血,用干粉噴灑于創面或氯化鈉注射液溶解成 50-200IU/mL的溶液噴霧;消化道止血,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 37℃)溶解成 10-100 IU/mL 的溶液,口服或局部灌注。該藥必須直接與創面接觸才能起到止血作用,且應現配現用。用于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時,宜先口服制酸劑或同時使用靜脈抑酸劑以增強止血效果。 硝普鈉- 風險點:該藥對光敏感,溶液穩定性較差,皮膚光敏感與療程及劑量有關;靜脈給藥速度過快可能出現血壓降低過快過劇;代謝產物超量可引起中毒。 - 審核建議:現配現用并進行避光處理,溶液的保存與應用不應超過24小時。配制溶液只可靜脈慢速點滴,切不可直接推注,可使用微量泵控制滴速。腦血管或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貧血或低血容量、腦病或其他顱內壓增高、肝腎功能損害、甲狀腺功能過低、肺功能不全、維生素 B12缺乏慎用。少壯男性患者麻醉期間用本品作控制性降壓時,需要用大量,甚至接近極量;老年人宜用量酌減。 茶堿類藥物,靜脈途徑- 風險點:治療窗窄,個體差異大。血藥濃度過高可引起惡心、嘔吐、心律失常、驚厥等不良反應。 - 審核建議:監測血藥濃度,佳血藥濃度:6-20ug/ml;心臟病、高血壓、慢性肺心病應慎用。使用注射液同時使用茶堿類及含有黃嘌呤成分的口服藥品;不要飲用咖啡因類飲料與食物,避免大量食用巧克力。茶堿類與多種藥物存在相互作用。 甲氨蝶呤(口服,非腫瘤用途)- 風險點:濃度過量可抑制骨髓造血,侵犯免疫系統。長期使用可導致肝功能損害,包括黃疸、肝細胞壞死等。 - 審核建議:審核給藥劑量和頻次是否與適應證相符:高劑量,治療白血病和癌癥;低劑量(成人一次5-10mg,一日1次,每周1-2次,一療程安全量50-100mg)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時禁用。 高錳酸鉀外用制劑- 風險點:僅供外用,切忌口服。高濃度溶液具有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起用藥部位紅腫、燒灼感。 - 審核建議: 關注配置濃度:1:1000溶液,小面積潰瘍、皮膚創傷、鵝口膿腫等;1:4000溶液,急性皮炎或濕疹;1:5000溶液,細菌性和滴蟲性陰道炎,洗胃,水果與器具消毒。 指導正確用法:用涼開水配制,熱水可使其分解失效,配置液可保持2小時左右;時間達到5分鐘才能殺死細菌;易燃易爆,不可與碘化物接觸或并用,以免發生爆炸。 濃氯化鉀注射液- 風險點:直接靜脈注射可導致心臟停搏。鉀濃度和滴速過高可引起心臟毒性。 - 審核建議:注意給藥方法、濃度及滴速,10%氯化鉀注射液忌直接靜脈滴注與推注;鉀濃度不超過3.4g/L(45mmol/L),速度不超過0.75g/小時(10mmol/小時),3/4支/h,1.5支10%氯化鉀注射液通常要求2h。注意溶媒選擇,低鉀血癥時加入生理鹽水,鉀正常后加入葡萄糖溶液靜滴可預防高鉀血癥和糾正鉀缺乏。不適宜加入混合糖電解質注射液、復方氯化鈉注射液、復方氨基酸、中長鏈脂肪乳。 高警示藥品使用持續改進方法
- 制定目錄:醫療機構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醫療機構或本專業的高警示藥品目錄,并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 - 定期更新:高警示藥品目錄應定期更新,以確保其準確性和時效性。同時,需對目錄中的藥品進行詳細的標注,包括藥品名稱、劑型、規格、廠家以及用藥注意事項等。 (二)開展用藥安全自我評價 - 自我評價工具:可參考ISMP高警示藥品自我評價工具,針對高警示藥品的一般性測評和某種高警示藥品的專項測評。 - 評價內容:包括技術設備(如電子處方、自動配藥柜)、自動化信息提示(如劑量、實驗室檢查)、調配(如體重、藥師發揮作用)、給藥(如獨立雙核對)、藥物劑量的表達、產品區分度、快速反應團隊、員工勝任力和培訓、患者教育以及學習的文化等多個方面。 (三)建立錯誤防范策略 - 警示標識:存放藥架應標識醒目,設置警示牌提醒注意。對于高警示藥品,應在藥架上設置專門的存放區域,并標注醒目的警示標識,避免與其他藥品混淆。 - 專區專柜管理:高警示藥品應實行專區專柜管理,不得與其他藥品混合存放。病區小藥柜原則上不存放高警示藥品,如確實需要,應單獨貯存,并標注醒目標簽。 - 信息系統支持:依托局域網絡建立高警示藥品管理信息系統,如實行最大劑量信息警示,電子系統顯示高警示藥品時,設置不同顏色、加粗等顯現方式,提醒藥師和醫護人員注意用藥安全。 - 不良反應監測:定期溝通總結,加強高警示藥品的不良反應監測,及時反饋給臨床醫護人員。每季度排查醫院內使用藥品中與高警示藥品外觀相似、發音相似的藥品清單,避免用藥錯誤的發生。 - 新藥論證與告知:新引進的高警示藥品要經過藥事管理委員會的充分論證,引進后及時將藥品的信息告知臨床醫護人員,確保用藥安全。 - 藥學服務:開設不同形式的藥學服務,如定期刊出“藥訊”,在醫院局域網開設“藥物警戒”等,為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用藥指導。 提醒:本文僅作為科普知識,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不作為具體診療意見,用藥請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方面需在正規醫療機構和醫生指導下進行,個人禁止擅自服用藥品。如有不妥之處,敬請包涵指正。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將立即刪除。 ![]() |
|
來自: 新用戶66639948 > 《藥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