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話題:如果有一種獸腳目馳龍科體重在25公斤左右的、雜食性的恐龍活到今天,它們會怎么樣? 其實,現(xiàn)存就一種類似的動物存在,它就是食火雞! 食火雞就是鶴鴕,這也算是獸腳類恐龍了,它們生活在新幾內(nèi)亞和澳大利亞的熱帶雨林中,與話題中馳龍科,唯一的區(qū)別是鶴鴕主要是以果子為食,沒多少捕獵能力。 鶴鴕從碰到人類那天開始就是被抓來吃的,當(dāng)?shù)氐耐林呀?jīng)吃鶴駝數(shù)萬年了,但是據(jù)說它們的口感很差。 捕捉鶴鴕具有一定的風(fēng)險,它們的爪子很鋒利,可以比較輕松的踢穿人體皮膚,所以如果不小心被它們踢到動脈的話,會有生命危險。 下面是近代鶴鴕踢死人的第一個報道:
還有一些類似的報道,有受害者被踢到腹部,失血過多死亡的,也有被踢的太多,傷勢過重死亡的,因此鶴鴕又有“殺人鳥”的稱號 歷史上,有一些當(dāng)?shù)氐牟柯鋰L試馴化過鶴駝,但并不是很成功,所以并沒有被推廣開來,以至于今天的鶴駝是瀕危物種。 我覺得鶴鴕的馴化沒能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它們的食物太過于單一,只吃水果,這會比較難馴養(yǎng)。
如果馳龍科的恐龍具有雜食性的話,那可能會更好馴化一點。因為人類較容易馴化的動物有一個比較關(guān)鍵的前置條件,就是這些動物最好能夠吃我們吃剩下的食物,這樣就不用浪費時間特地給它們找食物了。 但是馴化它們的目的基本只會為了獲取食物,因為輔助狩獵這種目的,沒有一種動物能比狗更優(yōu)秀的,任何以此為目的馴化的奔跑動物都會被狗取代。 綜上所述,如果這個世界多了一種25公斤左右的雜食性獸腳類恐龍,那么它會被當(dāng)作食物,運氣好的話,可能會被馴化,運氣不好的話,可能等不到人類具有保護(hù)動物的意識之前就滅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