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聊城東昌府區某小區業主反映,其購置的新房存在樓板疏松、鋼筋裸露生銹等質量問題。業主剛剛發現質量問題時想要做鑒定,但開發商稱其他地方沒有問題,但樓板疏松程度實在令人放心不下。最終,經過協商,開發商同意通過第三方鑒定機構評估問題性質。有人覺得這是業主的勝利,實際上,屬于雙方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一直以來,在處理房屋質量問題時,可能很多人都更傾向于做鑒定。確實,當問題的等級不確定、責任不明確的時候,可以通過專業鑒定明確責任。我們在代理一些質量問題相關的案子時,也會讓業主或開發商做鑒定。但是,鑒定并不是萬能的,購房人在鑒定過程中需要警惕以下問題: 1. 鑒定機構的選擇。首先,專業的鑒定機構需要具備相關的資質,我們在選擇鑒定機構時一定要注意甄別。其次,開發商可能傾向于委托與其存在合作關系的機構,而這可能會影響鑒定結果的公正性。我們在辦理案子的過程中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開發商委托了鑒定機構進行安全性鑒定,但是在出鑒定結論的時候,鑒定機構卻故意回避最終的安全性等級結論,在我們一再要求下才給出D級的結論,而D級是最危險的等級。因此,在選擇鑒定機構時,購房人可要求雙方共同委托或申請法院指定鑒定機構。 2. 鑒定范圍的界定。如本案中“樓板疏松”是否屬于主體結構問題,需依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判定。若鑒定僅針對局部,可能遺漏系統性風險。 3. 費用承擔爭議。通常情況下,鑒定的成本并不低,并且相關的鑒定費通常由申請方預繳,最終由責任方承擔。為穩妥起見,雙方共同委托專業第三方鑒定機構時,業主們最好要求開發商出資,不要墊付,避免給自己造成經濟負擔,也避免開發商轉嫁維權成本。 ![]() ![]() 鑒定報告雖是關鍵證據,但其結論可能引發分歧。例如:部分質量問題(如墻體裂縫、防水問題)是否構成“嚴重影響居住使用”,不同機構可能給出差異結論或者結論會比較模糊。 除此之外,開發商還有可能會不承認鑒定結果,并且可能會嘗試從其他角度去推翻鑒定結論。所以,有些時候,即使做了鑒定,可能也達不到理想中的維權效果。但大家也不必過于灰心,開發商不承認鑒定結果也并不妨礙鑒定結果本身,我們依然可以將鑒定結果當做維權、談判的籌碼。 綜上所述,并不建議大家在發現質量問題時就盲目地做鑒定,而是要綜合考慮當前情況是否有做鑒定的必要。如果我們無法做出判斷,可以咨詢相關專業人士。 排版編輯丨夏悅聞 文案編輯丨李越、王玉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