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打了,他奮起反抗,把對方打趴在地。 老師嚴厲批評了這個孩子。 理由是:他打你不對,但你還手打他就是你的不對了。我們不能提倡以暴制暴,否則就會破壞正常的校園秩序。 孩子的母親聞訊趕到學校,二話不說,上前就給了老師一巴掌,老師馬上和母親撕打起來。 眾人急忙上前拉開,問她為什么要打老師。 母親說:我打老師是我不對,但老師為什么要還手,還手就是你的不對了——眾人立刻啞口無言。 有人把這個段子總結成:一巴掌打醒了整個社會。 是的,如今社會上確實存在一種奇葩邏輯——他打你,你只能忍,只能躲,就是不能還手,如果還手就是互毆,要各打五十大板。 于是就造成了好人受氣,壞人囂張,致使社會風氣越來越糟。 曾幾何時, 和為貴,忍為高,冤冤相報何時了的論調甚囂塵上,以暴制暴絕不是上策更是冠冕堂皇地擺到了桌面上。 這種觀念正確嗎,能站得住嗎? 想當年, 美國打到了鴨綠江邊,向我方開槍開炮,邊民生命財產受到極大威脅。 越南不顧我方再三警告,無數次炸我邊民,燒我房屋,在國內掀起反華排華浪潮。 印度更是得寸進尺,肆無忌憚地蠶食我領土,甚至把藏南都要劃入他們版圖。 我方奮起反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對越自衛反擊,對印自衛反擊,把他們打得老老實實地縮了回去。 如果這也叫以暴制暴,顯然是恰到好處的制暴,合情合理的制暴。正可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人可能會說,這屬于國際爭端,是敵我矛盾,不能用人民內部矛盾的以暴制暴來形容。 然而,即便是人民內部矛盾,無數事例說明,單純依靠批評教育不僅行不通,反而助長了歪風邪氣的滋生。 校園霸凌為什么屢禁不止愈演愈烈,就是因為施暴者知道自己是未成年人,不管怎么胡作非為都受不到嚴厲懲罰,所以才敢于一意孤行。 有打人學生的家長也會弄出一套理論,把孩子不懂事當成擋箭牌,力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學校也跟著和稀泥,只要不鬧出大事就你好我好大家好阿彌佗佛,無形中縱容了霸凌行為。 反觀社會, 追小偷,小偷摔傷了,墜樓了,掉河里了,追擊者還要負責任。 反擊主動挑釁行為,把對方打傷,反倒還要負責賠償。 弄來弄去,把社會弄得黑白顛倒是非不分,壞人無所顧忌為所欲為,好人反倒無所適從,只有忍氣吞聲才能了事。 相反,如果對霸凌者當即開除學籍,送到少管所或拘留所拘留起來,家長作為監護人也要接受制裁,看哪家的孩子還敢隨便打人。不用學校教育,家長就把他收拾了。反擊壞人也同樣是這個道理。 冰凍三盡非一之寒,千里長堤潰于螻蟻之穴。 正是平時點點滴滴的縱容忍讓,才釀成今天這積重難返的局面。而要扭轉這種狀況,必須以刮骨療毒以暴制暴的及時反周,才能遏止住社會風氣下滑的倒行逆施。
|
|
來自: 現代超人圖書館 > 《010 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