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發表于《Nature》的研究中,紐約大學葛羅斯曼醫學院的科研團隊通過基因編輯,令實驗鼠失去合成半胱氨酸(cysteine)的能力,并給它們提供完全不含該氨基酸的飼料。結果顯示,這些小鼠僅用一周時間就減掉了**30%**的體重。 半胱氨酸 半胱氨酸——代謝引擎中的關鍵零件研究人員發現,半胱氨酸的缺失直接導致細胞內**輔酶A(CoA)**水平急劇下降。作為輔酶,CoA幾乎參與了體內超過100種代謝反應,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轉化為能量的“必備配角”。一旦輔酶A匱乏,正常的氧化磷酸化環節便無法高效運行,細胞只好緊急動用脂肪儲備來填補能量缺口,結果就是身體“自行燃燒”脂肪,卻因代謝效率低下而不斷加量。 兩重應激“聯動”釋放更多燃脂信號更為驚人的是,半胱氨酸匱乏同時觸發了細胞的綜合應激反應(ISR)和氧化應激反應(OSR)。通常這兩條應激通路只有在癌細胞中過度活躍時才會并行出現,而在本次實驗中,正常組織亦被迫啟動“求生模式”。應激反應進一步提升了壓力激素GDF15的分泌水平,這種激素既能抑制食欲,又能破壞脂肪合成關鍵酶,加速脂肪流失。 氨基酸 從實驗室到市場:揮灑想象的空間雖然完全切斷半胱氨酸供給在人體中幾乎不可行,也可能帶來肝腎等重要器官對藥物和毒素的耐受性下降,但這一發現為醫藥和健康產業提供了全新思路:
氨基酸 對臨床與技術的啟示
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半胱氨酸在能量代謝中的“開關”地位,也為未來代謝疾病干預提供了鮮活的實驗模型和創新思路。盡管距離人體應用尚有一段路要走,但它已經在生物醫藥市場勾勒出一條“不走尋常路”的減重新藍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