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在黨政機關或是民營企業還是其他什么單位工作,也不管你是什么工作崗位,都離不開工作匯報,這是做為一名工作人員日常必備的基本功。匯報好了,對工作成績展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匯報不好,不但埋沒了工作成績,還會影響單位的整體工作開展。那么,工作匯報有哪些技巧呢?筆者認為,搞好工作匯報需做到以下九點: 一、要做到心中有數 不管是黨政機關工作匯報還是廠礦企業工作匯報,匯報者都要做到對本單位情況了如指掌,心中有數。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工作匯報不同于其他的會議講話、演講比賽等,只需要照本宣科或是死記硬背就可以了。它是面對面的工作交流,環境相對比較寬松和活躍,而且還有一定的環境感和帶入感。在你匯報過程中,聽匯報者可能還會不時提一些感興趣的問題,有些問題你的匯報里可能有,而有些問題你的匯報里可能沒有。如果你對本單位情況不熟悉的話,就答不上來,從而影響整個匯報效果。同時,也只有你對本單位情況熟悉了,匯報起來才能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才能對答如流、靈活運用,領導聽起來才感興趣,才能記住你們的工作成績和工作特點。反之,如果你對本單位情況不熟,照本宣科地“念”匯報,那么匯報起來就會給人以干巴巴的感覺,引不起聽匯報者的興趣,領導不愿意聽也記不住。 二、要做到對象明確 從聽匯報的的單位和人員來講,上級的各個部門和各位領導都有不同的工作職責和不同的工作任務。從匯報內容分類來講,有的屬于單項匯報,有的屬于綜合匯報,因而他們搞檢查聽匯報就有個業務對口和工作側重點的問題。所以在匯報之前就要考慮到聽取匯報者的工作范圍和意圖以及性格特點,據此有側重點地組織匯報內容。比如,你向紀檢監察的領導匯報你們單位的宣傳工作搞得是多么多么好,不但引不起領導的重視和興趣,還可能會引起反感。既便是綜合工作組聽取全面工作匯報,也要根據工作組人員組成和帶隊領導的分管工作有所側重,有技巧地進行植入式匯報,多說領導愿意聽的、能聽懂的特別是愿意交流的。比如,工作組大部分由組織人事部門的同志組成,帶隊領導是組織部分管考核工作的,那么你在匯報組織工作時就要詳細,匯報考核工作更要具體,要有好的做法。這樣可以拉近你和領導及工作組人員間的距離。 三、要做到準確定位 每個匯報者在起草匯報前,要對本單位在全市(縣)全面工作所處的位置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樣便于你界定匯報時的總基調。好的單位匯報時調門就可以稍高一些,重點是介紹工作成績和做法,尤其是亮點工作、好的做法一定要匯報詳細、歸納具體,讓領導聽了確實能從中悟出一些道理,理出一些經驗,以便更好地指導其他單位工作的開展。但這些單位在匯報時也要切記把握好度,注意留有余地,切不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自夸自擂過頭,讓領導聽了產生反感。所以,好的單位匯報時既要把工作成績說出來,把經驗總結出來,還不可講得太高、太滿、太絕;處于中游的單位匯報時,要客觀描述、平鋪直敘,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把你所做的工作實事求是地展現出來,重點應放在下步打算上,要有新意,要給聽匯報的領導以振奮的感覺,對你下步工作產生信心,看到你有爭當先進的希望;后進單位在匯報時,調門一定要低,匯報工作要實事求是,既敢于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又要善于運用對比法和數字來表明你的工作進步,既不夸大,也不要刻意縮小,語氣要柔和、謙虛,多談工作,多談教訓和認識,少談或不談經驗,重點應在表決心上下工夫。如果你的工作真的有了變化和進步,既使你不總結經驗,聽匯報的領導也會在交換意見時替你總結。 四、要做到內容完整 一般情況下,匯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況”。主要是你單位的地理位置、人口數量、面積等情況。如果需要,還應匯報本地的風土人情、土特產品、自然資源和名勝古跡等情況;第二部分是“今年以來所做的主要工作(主要做法)”。這是匯報的中心和重點部分。主要是按照上級指示要求和本單位年度工作安排,匯報本單位工作開展情況、亮點工作及好的經驗做法。根據聽匯報工作組任務、人員的不同,也可對匯報內容進行有側重的調整,這要視工作組和領導的要求而定;第三部分是“存在問題”。主要是寫你單位在工作中還存在哪些問題。這一部分不易太長,只要能說明問題就行。根據需要,有時這一部分還要加上原因分析,題目則叫做“存在問題及原因”;第四部分是“下步的工作打算”。主要是根據領導要求和工作安排及你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下步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也有的是表決心,還有的是工作改進措施,這要視具體情況和要求而定。這四部分是總的匯報輪廓結構,具體匯報內容和匯報稿的結構還要看具體聽匯報人員的情況和要求,有重點地進行匯報。 五、要做到層次分明 為了便于把問題闡述清楚,使領導聽得明白,匯報時要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說完整。既不要“丟三落四”,也不要前后重復,更不要前后矛盾。前后要互相銜接、互相襯托、自然過渡,整體上層次要分明,邏輯性要強,重點要突出。要圍繞每個段落和每個問題來層層展開,不要跑題。整個匯報結束后,讓聽匯報者知道你一共匯報了幾個問題,都是些什么內容,重點想說明什么,只有層次清楚了,才能讓聽匯報者一目了然,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六、要做到語言簡潔 匯報和文藝演出中的詩朗誦不一樣,和課堂上背課文也不一樣,它是一種面對面的工作、思想交流和對話。所以,匯報時要盡量使用口頭語言、常用語言、大眾化語言。另外,匯報時還要善于運用排比句,這樣顯得有氣勢,容易引人入勝,讓聽匯報者跟著你的思路走。再就是要善于用一些概括性的詞語,如“五個堅持”、“六個結合”、“七個一律”等 ,這樣容易對你們的工作做法形成一個直觀印象。同時,匯報語言要準確,特別是一些重要事件,涉及的人員、時間、地點、過程、內容、結果都要準確,不能出現“基本”、“大概”、“可能”、“也許”、“好象”這一類模棱兩可的詞語。 七、要做到言之有物 一是匯報要有觀點、有事例。沒有事例的觀點是空洞的,沒有觀點的事例是說明不了問題的。所以,我們在匯報時要多一些典型事例,越具體越有可信度。用事例來印證觀點,用觀點來說明事例。觀點和事例交叉運用,可以深化匯報主題,增強感染力。但應該注意,觀點應是在事例基礎上提煉出來的觀點,事例是觀點指導下的實踐過程中的典型事例。只有二者恰當結合才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二者脫節,不但起不到深化主題的作用,還可能給領導一種文不對題、詞不達意、死拼硬湊的感覺,影響整個匯報效果。二是要用數字說明問題。對一些定量的工作或定性的工作的匯報,一定要運用數字、數量的界限來說明問題。三是要注意運用前后對比、正反對比、內外對比。有參照物才好比較,有比較才好鑒別,有鑒別才好看出進退優劣。尤其是后進單位更要善于運用這種方法來說明自己的進步。匯報時可用前后的變化、正反的事例、內外的區別來進行比較說明情況。這樣才能從原先的基礎、原先的起點、原先的實際狀況看出所做的工作和進步。 八、要做到善于“借權” 在匯報工作中,我們還要善于運用上級的評語來說明本單位的工作。因為有些有形的工作是可以看得到的,而有些無形的工作是看不到的。對一些已過去的看不到的工作,在匯報時除如實匯報當時具體情況和效果外,還可引用群眾表揚信、網絡媒體報道、友鄰單位的贊語特別是上級領導的批示中的一些典型定性語言來說明過去的工作成績。這些語言有更高的權威性和可信性,便于上級更好地掌握單位工作情況的全貌。 九、要做到觀察情緒 匯報中間要隨時觀察聽匯報者的情緒變化,及時調整匯報內容和匯報時長。如果領導聽得比較認真,興致比較高并且不停地進行記錄,還不停地問一些問題的詳細情況,這說明對你的匯報比較感興趣也比較滿意,這時可以放開地講,講得更具體生動一些。如果領導者不停地搖頭、皺眉頭、東張西望或是抬頭望天、閉目養神,把筆放下不做記錄,或看報紙或翻其他資料或與其他聽匯報人員交談,那么,聽匯報的領導就可能是對匯報不感興趣,聽得不耐煩了,這說明你的匯報不對路,這時必須盡快結束所談話題,迅速轉換其他的話題和內容。 總之,匯報是反映工作成績、展示工作能力的重要機會和主要渠道,匯報的形式多種多樣,匯報的技巧也是層出不盡,匯報沒有固定的格式,沒有不變的內容,需要匯報者要平時的努力學習,匯報時的隨機應變,更關鍵的是做好自身的工作,真正取得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和效果,只有這樣,匯報時才能言這有物,才能信手拈來,才能達到滿意的匯報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