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每一個參戰的大國都拼盡全力的想要打贏,為此他們可以付出一切代價。在這樣的基礎上,女人、老人,甚至是孩子都參與了戰爭,德國的黨衛軍第12裝甲師尤為典型。 ![]() 第12裝甲師組建 在二戰步入1943年后,德國在各條戰線上都展現出了頹勢,而此時德國的后備兵員數量也很不樂觀。于是在1943年11月,希特勒下達了著名的《第51號元首命令》,命令中提到了第12“希特勒青年團”裝甲擲彈兵師。 其實在戰爭的中前期,納粹德國的軍隊還是明令禁止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戰場上的,他們也有自己的底線。 但隨著戰爭來到1943、1944年,德國的兵員已經接近枯竭,被迫無奈只能放寬征兵標準,將征兵年齡從18歲下調到17歲。 ![]() 被當作精銳培育的青年師 其實第12裝甲擲彈兵師組建之初絕對是被當作精銳來培育的,絕不是趕鴨子上架式的拉人填線的部隊。 該師的建立初衷很明顯:要用希特勒青年團組建一個裝甲師,以此激發德國年輕人的犧牲精神和勝利意志。 而且在1943年改師的大部分成員不是青年團的少年,只是到了1944年德國人力資源實在枯竭后,才開始大量招募未成年人加入軍隊,因此才有了后來的“嬰兒師”。 而且這支部隊的補給也很特殊,他們沒有部隊長發的煙和酒,而是全都換成了糖果和巧克力。而且軍方為了保證他們的營養,每人每周要喝3.5升的鮮牛奶。 ![]() 血戰卡昂,高昂的作戰意志,慘敗的局面 雖然第12裝甲師的組建時間較短,但戰斗力和作戰意志可一點都不弱,有黨衛軍警衛旗隊師的大量人員加入該師,還有大量人員到軍官學校接受教育后返回擔任軍官。 在1944年6月,諾曼底戰役爆發后,黨衛軍第12裝甲師就信心滿滿的開赴了前線。但他們不會想到他們要面臨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 第12師首戰告捷,在諾曼底登陸的加拿大的第27坦克團的28輛坦克被摧毀,近千名加軍喪生。 ![]() 之后第12青年團師奉命死守卡昂,在堅守了33天后撤退,在十幾天后,第12青年團師在韋蒙特阻擊了英加聯軍,在此處又堅守了兩個星期。 而到了8月份,第12青年團師迎來了最慘烈的戰斗,此時盟軍已經對德軍展開了包圍之勢,第12青年團師臨危受命堅守狹長的口袋地區。 這場戰役十分慘烈,第12青年團師用60余輛坦克抗擊盟軍的600多輛坦克,許多士兵抱著炸藥沖到盟軍坦克面前和他們同歸于盡。在付出了慘痛代價后,第12青年團師成功將德國兩個集團軍撤了出來。 戰后一位英軍士兵回憶道:“此后我們開始走霉運了。我們遇上了一支第12裝甲師的部隊,他們瘋狂戰斗到最后一人也不投降,我們不得不殺死他們每一個人,真是太可怕了”。 但這次戰役第12青年團師的代價也是慘重的,全師由最初的接近20000人到8月份的不到500人,可以說是全軍覆沒。 ![]() 奶瓶師的結局 之后第12青年團師回到了德國進行重建,直到1944年末,德國發動阿登反擊戰,第12青年團師也位列其中。 而到了1945年,駐守奧地利的黨衛軍第12青年團師抵達林茨,向這里的美軍投降。但他們拒絕向美軍繳械并懸掛白旗。 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伴隨著納粹帝國走進了歷史的墳場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