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柴胡桂枝干姜湯的臨床經驗 一五十歲婦女,她說她很容易拉肚子,吃點油膩的都不行,拉了十多年了,醫院檢查為慢性非特異性胃腸炎,看了很多醫生都效果不好。后來索性放棄了,不看了,調整心情,反而狀態好了不少。 她告訴我,不但拉肚子,而且每天下午吃完飯就肚子脹,一直放屁,都不敢吃晚飯,口氣也很臭。天氣轉變的時候,身上長濕疹很厲害。我看了她的舌像,總體還好,舌苔不是很厚,根部的苔有點膩,兩側有輕微的齒痕和肝郁線。 加上她腹瀉問題心情緊張的時候加重,放松的時候會減輕。所以我認為她的腹瀉是由肝郁脾虛導致的。時間越積越久,腹瀉十多多年。肝郁久而化火,腹瀉久而生寒,這是肝膽熱脾胃寒之證。 是《傷寒論》柴胡桂枝干姜湯證,因為她濕疹發作厲害,舌頭根部有黃膩苔,于是加土茯苓。調理一個月以后,說她的腹瀉和放屁的問題,已經明顯減輕了,濕疹也好了。 還有一小妹,自覺遇事容易緊張,愛焦慮,怕冷怕風,手腳涼;醫院檢查有膽結石、膽囔炎,不過平時倒不怎么疼痛。反而上半身比較奇怪,總有不固定位置的疼痛,她很困擾。 于是來找我,還說她自己,脾胃也不好,平時容易便秘,大便干燥,沒有便意;但是肚子又怕涼,但稍吃點涼的就胃脹。月經量一般,來之前有腰疼、乳房脹痛。平時睡得也比較晚,偶爾會失眠。看舌苔偏黃而膩。 情緒焦慮,舌頭上有肝郁線,胃脹,脾胃不好,容易失眠。應該就是肝郁和痰擾,一般用柴芩溫膽湯吧?這辨證方向是對的,但是有一些細節沒有掌握好。尤其是她上半身這種游走性的疼痛,一定要第一時間想到柴胡桂枝干姜湯。 于是我就給用了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半夏,喝了幾劑,患者反饋就說,喝了藥第二天早上有點拉肚子,拉了三次,拉完整個人都舒服了。晚上睡眠明顯改善,肚子也不涼了,上半身的痛基本沒有發作了。我告訴她:你喝藥以后的拉肚子,是身體在藥物的幫助下,把寒氣排出去,排完就沒事了。這個病人的調治,除了游走性疼痛之外,還是肝膽熱,脾胃寒調治思路。 游走性疼痛,是一種比較典型的疼痛性質。有些人身體疼痛,是位置固定不移,時時刺痛,這種一般與瘀血有關。而游走性疼痛,則多與氣滯相關。 我個人在臨床上遇到游走性疼痛,首先就會想到柴胡桂枝干姜湯。那么再稍微辨證一下,只要大概屬于肝郁脾虛的類型,就會放膽使用,效果基本都比較明確。 柴胡桂枝干姜湯由柴胡、桂枝、干姜、栝樓根、黃芩、牡蠣、炙甘草組成,在臨床上我常用此方加減來調理,此方應用的核心辨證要點,就是:肝膽熱脾胃寒;從臨床癥狀上來看,就是:口苦和腹瀉。只要符合這兩點,用這個柴胡桂枝干姜湯,都是很有效果的 現代社會,大家壓力大,脾氣急躁,吃冷飲又多,肝膽熱脾胃寒還是非常常見的。因此這個方子的使用范圍也很大。例如失眠、乳腺增生、肝膽炎、脅痛、腹脹等等,只要符合肝膽熱脾胃寒者,效果都很不錯。#中醫##我的門診故事##來點兒干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