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1:GB/T 1354-2018《大米》 GB/T 1354-2018《大米》是中國的國家標準,它規定了大米的術語和定義、分類、質量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包裝、標簽、儲存和運輸的要求。此標準適用于以稻谷、糙米或半成品大米為原料經碾磨加工成的食用商品大米。 GB/T 1354-2018標準對大米的加工精度指標設置了上限,將一級大米的加工精度由90%以上調整為80%-90%,以突出適度加工,更多地保留大米原有的營養價值,適應綠色發展理念。這有助于引導糧食加工企業從過度加工向生產優質糧油產品的適度加工轉變,提高出糧率。 ![]() PART.2:GB/T 19266-2008《地理標志產品 五常大米》 GB/T 19266-2008《地理標志產品 五常大米》是中國國家標準,專門針對五常大米的生產和質量進行規范。該標準由哈爾濱市五常質量技術監督局、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五常市人民政府等單位起草,并由侯堰川、楊升、王福江、郭恒新、郝兆軍等人主要起草 。GB/T 19266-2008自2008年10月22日發布,并于2009年1月1日實施,代替了之前的GB 19266-2003標準。五常大米以其米香濃郁、飯粒油亮綿軟略黏而著稱。 現行的GB/T 19266-2008標準已有14年歷史,由于標齡過長、指標落后、試驗方法關聯失效,無法依標組織生產和合格判定。2023年4月,五常大米國家標準修訂正式通過國家立項審批,修訂周期為16個月。 ![]() PART.3:GB/T 18824-2008《地理標志產品 盤錦大米》 GB/T 18824-2008《地理標志產品 盤錦大米》是中國針對盤錦地區生產的大米制定的國家標準。該標準由遼寧省盤錦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農業標準化監督與監測中心、遼寧省糧油檢驗監測所、遼寧省盤錦市農村經濟發展局、遼寧省鹽堿地利用研究所等單位起草。標準發布于2008年7月31日,自2008年11月1日起實施,代替了之前的GB 18824-2002標準。 盤錦大米以其粒粒飽滿、長寬適中、顏色青白、米香清新而聞名,并在2008年被指定為北京奧運會專用米。 ![]() PART.4:GB/T 20040-2005《地理標志產品 方正大米》 GB/T 20040-2005《地理標志產品 方正大米》是中國國家標準,專門針對方正縣生產的大米進行規范。該標準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方正質量技術監督局、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黑龍江省方正縣大米協會等單位起草,主要起草人包括高志才、王壽鈞、初壯、于延波。標準發布于2005年12月31日,自2006年5月1日起實施。 方正大米被稱為“綠色富硒大米”,具有顏色潔白、米粒形好、煮熟后潤滑柔軟、氣味清香等特點。 ![]() PART.5:GB/T 22438-2008《地理標志產品 原陽大米》 GB/T 22438-2008是中國國家標準,名為《地理標志產品 原陽大米》。這項標準規定了原陽大米的術語和定義、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自然生態環境、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標簽、包裝、運輸、貯存和保質期等方面的具體要求。該標準由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新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原陽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原陽縣大米協會等單位起草,并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發布,首次發布于2008年10月22日,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 ![]() PART.6:《大米適度加工技術規范》(T/CCOA 41-2021) 《大米適度加工技術規范》(T/CCOA 41-2021)是中國糧油學會發布的團體標準,旨在規范大米的加工過程,提高大米產品的品質和營養價值,同時減少糧食資源的浪費和降低能耗。該規范強調了在加工過程中適度保留大米的營養成分,減少不必要的加工步驟,以提高出品率和降低能耗,符合當前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的要求 。通過實施這些規范,可以提高大米產品的品質和營養價值,同時減少糧食資源的浪費和環境污染。 ![]() “ 風味地圖 您的點贊/轉發/在看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