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奎 古典文學巔峰之作的《紅樓夢》,最為恢宏的場景要數元宵之夜的元妃省親,登基不久的皇帝為了體現仁孝之心,表達對后宮嬪妃們的恩典,特許娘家只要有重宇別院,都可以迎接自己家的娘娘回去省親。 于是,赫赫賈府,因從龍之功起家的百年貴族,拼盡了家底修建豪奢的大觀園,就為了迎接升任賢德妃的女兒賈元春難得一次的回家看看。 ![]() 畢竟"一入宮門深似海",一旦女兒走進皇帝的后宮,庭院深深,尋常是難以出宮半步的。如今得到如此天大的賞賜,哪個皇親國戚不想緊緊抓住?可以一享天倫之樂,還能體現皇家的氣派與威儀。 那,轟轟烈烈的元妃省親,究竟是皇帝的恩寵還是皇帝的陰謀? 表面上看,元妃省親的確體現了極致的榮耀,展示了皇帝對后宮妃子的關愛。 一則進宮當女史的賈元春,因"賢孝才德"被皇帝選入鳳藻宮,加封為賢德妃,成為尊貴無比的后宮娘娘。 賈元春由此榮耀家族,是貴不可言的元妃,作為國公府的賈府,由此躍上更高的皇親國戚臺階,可以極享皇家的體面。 這從賈府上下聞訊之后歡欣雀躍的情形便可感知,大家對元春晉升為賢德妃是無比激動的,為了迎接女兒的歸寧省親,賈府不惜耗盡財力修建豪華別墅大觀園,只為了元宵節晚上短暫的幾個時辰可以歡聚一堂。 二則元妃省親的場面的確也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熱鬧景象,元春坐上八人所抬的繡鳳鑾大轎,在執事太監宮女們依照體例列隊呼擁著步入全碧輝煌的大觀園參觀。 大觀園里佳木怪石竹林掩映,樹上織滿絹花,池中彩燈照射,賈府上下無不喜氣盈腮。元春本人都直嘆大觀園"太奢華糜費了"。 由此可見,元妃省親的盛大,皇帝的特許,娘親的重視,似乎體現了無上的榮光,正是: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 元春和娘家人的榮耀可謂登頂,賈府的輝煌似乎有了向好向遠的寶貴契機。 只可惜,這只是瞬息的繁華。 ![]() 實際上,元妃省親,更是皇帝的陰謀。皇帝此舉,不過是將爛泥扶不上的賈府逼上無法駕馭的尷尬境地,之后只能在"盛極必衰"的沒落中崩盤,走向全面崩潰的邊緣地帶。 這是為何? 原來賈府屬于先皇認可的四王八公集團,早就被新皇打入并不信任的派系,新皇已然重用忠順王這一系的權貴,為了徹底打壓蠢蠢欲動的四王八公集團,新皇便別開生面的出臺了嬪妃省親的表面恩寵之舉。 看官們都知道,古代皇室的妃子,上至正宮娘娘,下至普通的宮女,一旦進了后宮,是不可能回娘家省親的。 若皇帝同意后宮佳麗歸寧,只要娘家人修建符合要求的皇家別院,作為皇親國戚的娘家人,怎能不傾其所有支持自己家的娘娘回來探望?即便是傾家蕩產,也要照此執行。 畢竟這是皇帝的恩賜,就算是陷阱,不遵照落實豈不落了個抗旨不遵之罪?更何況迎接自己家的娘娘省親,一家人可以團聚,從親情的角度也無從拒絕。 這就是元妃省親背后藏著的陰謀。 賈府為了歡天喜地迎接元妃省親,只能全力以赴窮其所能專門修建偌大的大觀園,直接耗盡所有的現金流。 如此,靠著祖上福蔭混日子的賈府基本上敗光了家業,自然走向經濟沒落的邊緣。 在經濟崩潰的困境下,缺乏韜光養晦的賈府又被表面榮光所迷惑,必然更加無所適從,弄出自生自滅的更多幺蛾子。 只因為"棄武從文"的賈府并沒有完成轉型發展的必備條件,三代以后的賈府子孫又多是錦衣紈绔之輩,沒有一個可以振興家業。 這就讓新皇找到了不殺功臣之后罵名的絕佳理由,這些處在權力邊緣地帶的先皇舊臣,既然在醉生夢死中駕馭不了更高一層的政治舞臺,就只能在頂不住的政治斗爭中難以為繼,必然會在惶恐中出現差錯,最終受盡欺負而亡。 這從秦可卿的大喪儀便可感知。 荒淫無度的賈珍動用皇家禁用的棺木,還耗資給賈蓉捐了個虛名的五品龍禁衛,破落的四王八公后人竟悉數出動,由北靜王統領進行路祭活動…… 如此招大忌還不自知的大規模陣仗,豈不正中新皇的圈套?新皇巴不得這些先皇舊臣不安分守己,還敗光全部家底。 ![]() 新皇便可以名正言順的拿捏賈府在內的四王八公政治集團。 于是,忠順王手下一個小小的長史官,便可以因一個小戲子棋官的逃跑,怪罪到賈府的接班人賈寶玉那里,唯唯諾諾的榮國府當家人賈政害怕之下,差點將寶玉打死。 賈政,作為新皇的老丈人,居然在忠順王眼里啥也不是?豈不是莫大的諷刺。如此轉型的赫赫賈府,最終落了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凈"的悲慘結局也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了。 綜上而言,轟轟烈烈的元妃省親只是表面的榮光,實際上純屬新皇蓄謀已久的陰謀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