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曦詞典”是在水墨畫家林曦的課堂與訪談里,頻頻邂逅的話語,總能生發出無盡的思考。那些悠然輕快的、微妙紛繁的,亦或耳熟能詳的詞,經由林曦老師的獨到解析,意蘊無窮,讓人受益。于是,我們將諸多值得反復體悟的詞語,整理、分享予你。愿這些真知灼見,能化作生活的智慧,給我們以切實的甘甜和滋養。 林曦詞典解說 創造力 ![]() 當我們談到“創造”的時候,大家往往誤認為是做出來一個過去絕對沒有的東西。但其實“創造力”如同喬布斯說的那樣,是看到事物與事物聯結的可能。 就好比,在老電影里,我們經常看到人們拿著大箱子外出,下輪船、火車時,倘若沒有專門挑行李的人,是不能搬動的。但當某個人將行李箱和輪子聯系在了起來,就有了現在無論多重我們都能自己推著走的行李箱。它是創造,卻不是誕生一個全新的東西。 看到兩件事物之間交叉聯結的可能,就會帶來創造。所以一旦我們把創造從絕對的創造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東西,轉換成能看到事物跟事物之間聯結的可能,看到事物從一到多展開的可能,就擁有了真正的創造力。 雷德侯教授在《萬物》中曾說:創造通過部分的組合而實現,并借助既定單元類型的再生、變化和轉換,以至無窮無盡。這一點,拿樹木以及中國的漢字舉例說明,便不難理解。假設葉子是樹的單元,那筆畫和偏旁部首就可以看作漢字的單元。沒有一片葉子是另一片毫厘不差的副本,滿樹綠葉又錯落地生長成各異的樹木;不同的偏旁部首,通過不一樣的排列組合,形成不同的漢字,不同的字以不同的章法節奏排布,又能創作出不同的作品。也就是說,僅僅依靠小小的單元,能組成的可能性便已非常之多。 人生當中,我們總是想要尋求那種嶄新的突變,妄想著今天還在躺平,明天就能突然之間有出息,變成一個完全令人刮目相看的人,但其實這種戲劇性的突變只在爽文里面有。 真實生活中本就擁有無限多的細節,我們需要做的便是覺察到它們,看到其間的聯系,然后不斷優化。隨著時間的積累,量變自然會產生質變,形成于你而言富有創造力的變化。 林曦老師簡介 · 1983年生于重慶,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水墨畫家,暄桐教室的創辦人與授課老師 ·受家庭熏陶,從小很喜歡并且有機會深入學習體驗中國傳統,尤其喜愛書法。學習過程中,有幸與諸位大德名士結緣,被教導,并熏習其中 ·致力于中國文人傳統美學和生活方式的轉譯和傳播,認為學習傳統的重要意義在于啟發當下 ·林曦所詮釋、教授的書法與傳統,可以落實成生活中具體的知行和實踐,親切可愛,近十年來,受到許多的認可和喜愛 ·還創辦有美育和文化工作室【林曦的小世界】、基于文人審美的生活方式獨立設計品牌【山林曦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