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已成為當今物理教學領域的熱門話題。新課程下,傳統的教學手段、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在新教材及新課標要求下已經不再適應。作為培養面向21世紀人才的廣大中小學教師,特別是物理教師更要將多種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教學中,讓現代教學技術成為優化課堂、提高課堂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這也正是教師們感到棘手的事情。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中學物理教學 學習興趣 網絡資源 正文 現代教育技術是由以電教媒體(如:電視、錄像、投影、幻燈、電腦、網絡等)和傳統教學媒體(如:黑板、掛圖、實驗、模型等)為基礎,將多種媒體有機的結合。多媒體的基本特點是:以生動直觀的形象,幫助學生建立起概念與表象之間的聯系,建立起各種眼,耳,口等各個感覺器官之間的聯系。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等等。特別在物理教學中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有利于打破時間、空間和課堂條件的限制,有利于揭示物理現象內部的發展變化,使得一些抽象的和不易看到甚至根本看不到的事物形象的顯示出來,大大的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 說歸說,但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又怎樣將現代教育技術滲透當中呢?下面談談就我的一些粗略的看法: 一, 利用多媒體教育技術豐富中學物理教學的表現手法和打破時間的限制。 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基礎,有些演示實驗的全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且伴隨這一些無關僅要的實驗現象,干擾學生正確觀察實驗現象,由于學生課堂學習時間有限,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懂得信息,給予學生的信息要有選擇,使學生觀察到的現象對所需學習的知識有價值。因此,采用攝像、剪輯技術,對實驗全過程進行加工,即為學生提供實驗的全過程,又突出了重要的實驗現象,同時也不失實驗的真實性。 例如:在講解“磁場”和“電流的磁場”這兩節課時,磁場的概念比較抽象,條形磁鐵、尤形磁鐵,同各磁極之間和異名磁極之間的磁感線分布以及直線電流的磁場的磁感線和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分布形狀各不相同。傳統的演示方法是:見將玻璃板放在磁鐵上面,將鐵屑均勻的撒在玻璃板上,輕輕敲動玻璃板,使鐵屑在磁場的作用下形成磁感線分布圖形。因平面放置,學生看不清楚,教師只好端著玻璃板走到臺下,巡回讓部分學生看清,如果讓每個學生都看清,需要大量的時間,就要影響教學進度。利用投影技術,則能夠完全改變這一局面。上述的幾種演示結果投影到大屏幕上,全班學生在同一時間都能清楚的看到各種磁感線的分布情況。這樣加深了學生對“磁場”的認識,使抽象問題得到具體解決。 二、利用網絡資源,增進課堂教學效果 進入網絡時代后,網絡環境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庫,網絡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已成為一個現代教育工作者必備的信息素養。網上資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點,例如廈門集美中學的虛擬物理實驗室就是一個重要的物理教學資源庫,它為我們提供了同步教學、優秀習題和新穎的教育教學方法等多種資源,且處于動態的更新之中,教師在借鑒的同時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稍微改變一下就能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服務。 例如,在《浮力》的教學中,須向學生解釋浮力產生的原因。先設想一個立方體浸沒在水中,它的六個表面都受到水的壓力,它的左右兩側面、前后兩側面,受到的壓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兩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壓強大小不同,壓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產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壓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壓力差。但如果使用語言和文字向學生講授向上向下壓力差時,學生理解起來比較抽象,對整個過程反映比較茫然。可通過中國中小學教學網物理庫下載相關解決這一難題。該以動畫的形式慢鏡頭表示前、后、左、右的壓強、壓力相等,小木塊保持不動,但加載上、下表面壓強、壓力時,小木塊慢慢向上移動。活潑的動畫效果、直觀的圖形,快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為講授下一節阿基米德原理打好理論基礎,而這一切是傳統教學難以做到的。總之,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進行學習,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通過整合多媒體技術和中學物理實驗,突破常規實驗條件的局限。 在課堂上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中,由于受到常規實驗儀器、實驗材料、環境等條件的限制,實驗效果不如人意。而采用模擬型實驗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模擬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條件下難以完成的實驗,彌補常規實驗的不足,提高實驗的演示效果。 例如,做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若用常規儀器按傳統實驗方法進行演示,由于常現實驗儀器和環境的限制,蠟燭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隨著物距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一現象不是很明顯,誤差較大,致使學生對凸透鏡成像的特點不甚理解,并產生迷惑。此時如改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模擬實驗,演示物距從無窮遠至小于焦距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情況,整個模擬實驗過程流暢、直觀、明了,從而使學生對該實驗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利于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律概念的形成。 四、運用教學媒體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陶行之先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用智慧和靈感。現在大部分中學生的自控能力和注意力都還比較差,再加上家長和教師對他們的期望過高,時常的責備、嘲笑等引起的心理緊張,造成了思維遲緩、學習興趣下降,最終影響了學生的求知欲。那么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教學媒體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手段,它可以形象生動的畫面,銳耳動聽的音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而且多媒體教學中的過程再現等操作,便可以輕松解決問題,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達到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五、適當的、正確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在近些年來,有這樣的一種現象:教師為了參加比賽而使用多媒體,整一堂課就是在電腦演示,教師就象導演一樣,幾乎忽略了教學中的主人了。因此我個人認為堅持“該出手時就出手”的原則,用得有度從而才能發揮計算機教學的最大功效。 ?。?)利用多媒體教學不能完全沒有教師的板書,優秀的板書能較完整、科學地展示知識的發生、形成過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簡便性等特點。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思維,同時還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有助于學生知識的建構。運用CAI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在教學中,它也具備“板書”的功能,但由于它的畫面經常變動,“板書”具有短暫性與局部性,因而它無法完全取代傳統板書的功能。 ?。?)。利用多媒體教學注意節奏,避免嘩眾取寵、走馬觀花,要注意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培養。初中生的意義識記開始占優勢,抽象思維開始占主要地位,判斷和推理比較周密,理解能力明顯提高, 同時他們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很不成熟,其主要缺點是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不能一味的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去代替學生自己思考問題以及學生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教師還是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以后再給予必要的講解和糾正。 ?。?)利用多媒體教學要盡可能多提供讓學生操作計算機的機會。有些可以讓學生操作的地方,如果讓學生去操作,學生的興趣很高,每位同學都躍躍欲試,注意力集中。 總之,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當今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我們要盡可能的用好這個手段,合理的使用,與傳統的教學媒體有機的結合,豐富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更是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作為當代的物理教師就應該更深的去了解并熟悉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操作能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