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行陰陽論 五行有陰陽,木為陽,金為陰;火為陽,水為陰;土含陰藏陽,隨金水木火歸化而分陰陽。而需要注意的是,五行火為陽而為陰中之陽;水為陰而為陽中之陰。五行干支俱有陰陽,土分戊辰戌為陽,己丑未為陰;水分壬子為陽,癸亥為陰;木分甲寅為陽,乙卯為陰;火分丙午為陽,丁巳為陰;金分庚申為陽,辛酉為陰。甲乙丙丁戊為陽,子丑寅卯辰巳為陽;己庚辛壬癸為陰,午未申酉戌亥為陰。干支分陰陽,干為陽,支為陰,干為氣,支為質。天干地支亦分陰陽,如甲有陰陽,乙有陰陽,子有陰陽,丑有陰陽,余類推。 五行陰陽干支合,成功模擬了天地陰陽五行運動系統;而五行陰陽生死是天地陰陽二氣四時分布狀態。天干加于地支既體現了陽氣陰質互動進退又體現了五行物化成形秉受五行陰陽二氣狀態。年月日時四柱一體則于我們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天地五行陰陽二氣五行物化五行運動不是就在其中了嗎?年月日時本身是時空洪流的一個點,其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其意義是相對于該時空點生成的生命體所稟受的五行陰陽二氣物化五行物運動生旺死絕人道物道自然規律而言。 遙想沒有文字加以詳細說明的時代,創制十干十二支來完美模擬天道地道天地合道陰陽五行物化成形之五行物運動,簡單而清晰明了,是多么的神奇!千百年來又令多少后人錯會了意!中華古圣賢的智慧與唯物令人無比景仰神往! 以今日概念對五行的陰陽做出推測,五行的在天陰陽二氣,為暗物質暗能量,暫為人類科技今天尚不可完全捕捉掌握的暗物質暗能量。五行氣態細微物質或者就是今世科技所知廣存宇宙中而不可捕獲的暗物質,暗物質能量在特定的條件下生成宇宙星宇,宇宙的運行則受無處不在的暗物質暗能量控制。五行為宇宙之源;暗物質與暗能量陰陽互抱。我們這個有形世界是在五行暗物質暗能量的相互作用變化下生成,推測她分為三個階段:一為無形無始無終的暗物質暗能量階段;二為暗物質暗能量演變為有形的細微氣化物質階段;三為氣質成形階段;既從無生有,有生形。 在古中國,陰陽五行理論基礎上雖然產生了諸多光輝的思想,廣泛應用于農事、軍事、政治、人文等人道諸多領域,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未在陰陽五行物質能量運動規律的指導下前進一步在自然科學上分門別類的深入研究,不能不說是中華文明的巨大遺憾!古人雖然明白了宇宙間陰陽五行的道理,陰陽五行二氣在天地的四時運行;并以《太極圖》《河圖》《洛書》揭示其控制下的陰陽五行氣物化成形萬物,并配以生死表說明五行陰陽二氣以及五行物運動規律。但是,對于五行陰陽二氣究竟如何物化成形物質世界;既究竟什么條件下能物化成形萬物,以及物質與物質的不同特性以及構成成分則限于時代沒有予以深入的去探索,僅以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一筆帶過。 古圣們當初可能根本沒有料到后來的中華子孫們思想懶惰,不肯繼續探索前進去思考究底,分門別類實驗求證;甚至在今世西方文明的影響下,還給他們敬畏天地而察天地自然的心血之作扣上了封建迷信的高帽!對他們充滿了怨言!這真是冠絕古今的歷史玩笑!指責古人是愚蠢的,要做的是羞愧的反思!中華后世子孫太也不肖,只會坐吃山空。不肯繼承這個探索的精神,去區別這個氣與物質或者暗能量與暗物質控制的世界的根底。如陽氣與陽氣的不同與特性,物質與物質的不同與特性,僅將陰陽五行的大道用來進行社會建構與社會活動,術數指導,卻忘了,“道”,法自然;使得科技文明與這個民族擦肩而過! |
|
來自: johnney908 > 《命理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