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編寫本文的目的是提醒大家對于孕產婦除了要關心她們可愛的小寶寶,還要注意她們的“心健康”。 來源:朝陽心律頻道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轉載本文已獲授權 我們心臟內科醫師在醫院有時會接到產科的會診,請我們協助治療原本身體健康的孕產婦突然出現的心功能衰竭,面對即將分娩的準媽媽或是已經為人母的患者,我們心內科及產科醫師往往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今天我們編寫本文的目的是提醒大家對于孕產婦除了要關心她們可愛的小寶寶,還要注意她們的“心健康”。 為什么原本身體健康的孕產婦會突然出現心力衰竭?在這里我們向大家介紹一種疾病——圍生期心肌病。圍生期心肌病是一種以充血性心力衰竭為主要表現的心肌病,但應注意的是圍生期心肌病與妊娠伴發心衰不是同一概念。圍生期心肌病的診斷標準包括: 1、心衰發生在產前1個月或是產后5個月內。 2、缺乏確定的心衰原因。 3、在產前1個月之前缺乏心臟病證據。 4、心臟超聲證實左室收縮功能損害。 在診斷該疾病時,必須排除其他圍生期心衰有關的病因,如感染性、中毒性、代謝性疾病,缺血性和瓣膜性心臟病,以及妊娠毒血癥、羊膜腔動脈或肺動脈栓塞等妊娠晚期并發癥。 什么樣的孕婦容易出現圍生期心肌病呢?臨床上圍生期心肌病多見于30歲以上的孕婦,并且以多產婦發病率為高。最初認為營養不良與本病的發生有關,但是許多營養良好的婦女也同樣會發生圍生期心肌病。其他危險因素還包括雙胞胎妊娠、妊娠中毒癥、產后高血壓、母親有吸毒惡習、病毒感染以及硒缺乏等。 有調查表明78%的圍生期心肌病發生于產后0~4個月,9%發生在產前1個月,其他時間起病約13%。圍生期心肌病的常見癥狀有: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疲勞、心悸、咳嗽、咯血、胸痛、腹痛等。體征包括:頸靜脈充盈、心臟增大、肺部啰音、水腫、腹水、心律失常等。臨床上我們往往需要通過心電圖、胸片、心臟超聲、血清學檢查甚至心內膜活檢幫助診斷圍生期心肌病。 該病的治療與其他心臟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相似,主要是應用地高辛、利尿劑、限制鈉鹽和減輕后負荷。對于難治性圍生期心肌病,心臟移植可以為患者帶來一線生機。 圍生期心肌病患者可因心力衰竭進行性惡化而死亡,亦可因肺栓塞或惡性心律失常而猝死。多數患者經臨床治療得以恢復,心臟大小可恢復正常。但少數患者心臟持續擴大,可在數年內死于心力衰竭或猝死。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本文讓大家在關注小天使降臨人間的同時,不要忽視了孕產婦的“心健康”。
關注醫學界心血管頻道,每天獲取心血管領域最新、最權威、最實用資訊,還有每周兩堂高質量專家講座,期待您的加入(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