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 中國象棋棋盤是由九道直線和十道橫線交叉組成。中間以“楚河漢界”相隔,淋漓地再現了當時兩軍對壘的場景?!俺訚h界”位于鄭州市西北郊的廣武山上,當時西邊為漢王城,東邊為楚王城,諸侯割據,各霸一方?! ∮腥さ氖?,如果把“楚河漢界”拿開,正好是一張8×8方格的棋盤,與國際象棋棋盤幾乎一樣。“9”是最大個數,在中國古代,象征著多與廣的意思,“九州”泛指中國?!?”更有無限擴伸、四面八方的喻意。8和9在中西方都喻著無窮大的意思。古代戰爭的目的就是爭取更多的土地,為了占領更多的地盤,所有充當戰場的棋盤都體現了古人的這種意識?! ≈形鞣綄τ趹饒鰧χ诺挠^念不同。中國象棋的棋子占據在交叉點上,通過線(路)與對方交鋒;國際象棋則是面與面的對峙,一馬平川,連界河都不用。這體現了中國人的運籌帷幄和游刃有余的作戰風格,以及西方古戰場上滿盤皆兵的作戰風格。 棋子 兩個棋種都是三十二個棋子,這一點是相同的,但在棋的種類上有不同。最大的區別是中國象棋中有“炮”這個兵種,而國際象棋上沒有?! ?1) 炮?!独m藏經》載:“昔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牛僧孺用車、馬、將、士、卒加炮,代之為棋矣”。根據這個記載,在唐朝前的象棋是沒有炮的,有了炮后,才和現代象棋相近。 而國際象棋里是沒有這個棋子的。有人認為象棋可能定型于炮戰(北宋為開端)流行之后,而國際象棋定型于出現炮以前。筆者認為這種說法非常含糊,而且在時間上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較的。從兩棋歷史可以看出,象棋的歷史更確切地說是定型的時間明顯早于國際象棋。問題在于中西方對于火藥的使用時間上是不同的。中國古代自從發明“火藥”,便發展為火炮,唐朝甚至更早時便被用于軍事。而火藥在西方則是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大約15世紀才由阿拉伯人引入的,那時的國際象棋已基本定型。這一點充分證明了象棋在發展過程中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不斷地完善,不斷增添與人文社會更接近的東西?! ×硗庵袊说膫鹘y認為戰爭成敗的因素,決定于人的因素加物的因素,所以有車、馬、炮這樣物的因素。而古西方由于生產力的低下,戰爭的成敗更主要取決于各級將士的素質和表現,所以在國際象棋中更體現人的因素。 (2) 將(帥)King。中國象棋里的將(帥)等同于國際象棋里的王,雖然威力都不大,卻是一個最重要的棋子。它被吃掉就意味著一個朝廷的滅亡。所以對它兩個棋種都有嚴密的防衛。中國象棋里安排了士相來守衛,而國際象棋里特定了一種叫作“易位”的走法,使它可以從中心兵家必爭之地轉為安全的側翼?! H特級大師古菲爾德曾經說過:“在開局階段,王是一個嬰兒;在中局階段,王是一個小孩;在殘局階段,王則是一個成年人。”這充分說明了國際象棋里王的作戰價值,在殘局中人員所剩無幾的時候,它可以四處作戰的優勢就顯露出來。這與中國象棋的將(帥)不能走出“宮”的限制有了根本的區別。而且將、帥還不能見面,這一點也充分表現了中國的古國情,在古中國除了幾個開國皇帝帶兵打仗外,幾乎所有皇帝都是閉門不出的?! ?3) 后Queen。這是站在王旁邊的棋子,它最初的走法僅相當于象棋中的士,到了1475年,我們上面提到過,浪漫的法國人將它威力驟增,橫、豎、斜均可以走,最多可以控制1/3的戰場。性別也變了,成了王的妻子。意大利稱它為Robioso(狂暴的棋子),指其威力巨大。由此可見資產階級文藝復興對當時社會的影響。在古西方的歷史上,女權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女王的統治屢見不鮮,著名的就有埃及女王、英國女王、丹麥女王、瑞典女王等等。但是盡管它是威力最大的棋子,說到底仍沒有王重要。 而中國象棋里是沒有“后”這個棋子的,可以說整個中國封建歷史就是一部“父權的歷史”。將(帥)旁邊是兩個士,喻意我國封建社會的一夫多妻制。 (4) 車Rook。兩個棋種中,唯一一個走法完全相同的子;最初國際象棋里的車也是“戰車”的意思,與中國象棋一樣。后來才被確認為城堡?! ?5) 象Bishop,馬Knight。國際象棋的象在最初是“戰象”,然后改為“傳令官”,到了文藝復興時代,隨著教會勢力的增大,變為“教士”。它與中國象棋中的相(象)的區別是沒有河界的阻隔。“相”是個文官,所以在中國象棋里它是不出門打仗的?! H象棋的馬與中國象棋中的馬最大的區別是在行棋中不被蹩馬腳。在走法上,國際象棋的要求比中國象棋的要求松得多,大概是西方當時的社會制度比中國封建的社會制度要寬松許多的緣故吧。中國的封建社會,朝廷忠奸難辨,官場腐敗,勾心斗角,常常使用“絆馬腳”的伎倆,縱使你是一匹良駒俊馬,志在千里,但一旦被人使壞“絆了馬腳”就動彈不得,只得老驥伏櫪,無可奈何了,這種現象在中國象棋可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6) 兵Pawn。無疑這在兩個棋種中都是人數最多的子,站在最前方,用自己的身體保衛王朝,而且是只能沖鋒不能后退的,在這點上中西方對士兵的要求都一樣?! 〔煌氖侵袊笃逯械男”肋h都只是一只小兵,最多在過河之后變得稍微厲害了一點。但國際象棋中的小兵就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如果勇敢地沖到底線將升格為除了王以外任意一子。這個規定也是經過了幾個世紀的演變最終才確定的。最初人們不愿接受一方有兩個甚至多個后,這不就變成了一夫多妻了嗎?但游戲畢竟是游戲,還要考慮到它的趣味性和邏輯性。兵的區別恰恰又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的制度與西方“論功行賞”的傳統?! 【C上所述,兩種棋完全反映中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更具體點應該是中國封建社會與西方資本主義萌芽階段的歷史背景。它們的思維方式是富于實踐的、具體的。它們的每個棋子都有特定的含義和功能,各有分工、各盡其職,非常的人性化,所以千百年來得以在民間或是宮廷廣為流傳。棋的發明與每一次演變無不體現了當時的社會意識形態。但無論受到什么樣的思想影響,棋的發明、變革和發展最終體現的都是廣大勞動者智慧的結晶。 |
|
來自: 尤里蒙提 > 《360問答——我的回答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