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的五谷:稻黍稷麥菽,還有另一種說法是麻黍稷麥菽。由于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無稻。現在五谷的做為谷物的統稱,就不僅限于五種啦。 稻(大米) 1.稻,也就是大米,是我國傳統的主食之一,相信大家已經很了解了,性平,有益氣補中、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于瀉痢、煩渴等。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平時以米飯和粥為主,搭配各色菜肴,咸淡相宜。脾胃虛弱、煩熱口渴者最宜。 黍(黃米) 2.黍,就是黃米,第一次知道這個還是在《過故人莊》里邊的兩句,“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當時老師說的是朋友準備了豐盛的美食,邀請我去他家做客。這里豐盛的美食也指的是雞肉和黃米飯。黃米較粘,目前不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食用,但是在我們東北,是冬天蒸粘豆包時候必備佳品。黃米味甘,性平,有益氣補中的功效,可用于瀉痢、煩渴、吐逆、胃痛、小兒鵝口瘡、燙傷等。 稷(小米) 3.稷,又稱之為粟,也就是小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說的就是這個。小米是五谷之首,具有和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消渴、泄瀉等。小米以粥食最好,《本草綱目》記載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對于胃病患有釆說,小米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是很好的滋補食品。 麥(小麥) 菽(豆類) 5.菽,豆類的總稱,古語云:“菽者稼最強。古謂之尗,漢謂之豆,今字作菽。菽者,眾豆之總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則曰荅。”豆類制品也是中國百姓們喜歡的食物之一。性平,有活血利水、祛風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水腫脹滿、風毒腳氣、黃疸水腫等癥。 |
|
來自: smiller2016 > 《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