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房產怎樣繼承? 獨生子女能100%繼承父母的遺產嗎? 意定監護人和法定監護人 哪個監護人優先? …… 打開APP,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今天先鋒君邀請到 福州市公證處 右滑查看嘉賓陣容 ▲ 福州市公證處副主任:陳協心 ▲ 市公證處一級公證員:謝嵐英 ▲ 市公證處窗口負責人:陳鳳敏 做客先鋒944《政風行風熱線》 為你解答公證方面的熱點問題 辟謠!!! 最近一篇熱文《4月1日起獨生子女將無法繼承父母房產》在網上熱傳。不少老人聽說后,都驚慌得六神無主,自己辛苦一輩子,拼出來的房產竟然不能完全留給親愛的子女!這可如何是好呀?獨生子女,無法100%繼承已經故去父母的房子。真是如此嗎? 問:4月1日馬上就到了,“獨生子女將無法繼承父母房產”這是新政策?是真的要實行了嗎? 答:我國繼承法是1985年頒布的,按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配偶、子女、父母都是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如果被繼承人生前未立有遺囑將遺產只遺留給小麗。那被繼承人死亡時,其父母還健在,他的父母是有繼承權。所以,小麗的父親去世時,她奶奶還在,那么她奶奶是有權繼承其父親的遺產。如果她奶奶在世時,沒有對其父親的遺產表示放棄繼承,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繼承法的若干問題的意見,她奶奶生前應繼承其父親的遺產的權利就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發生的轉繼承。這種情況下,小麗的伯父、姑姑是有權繼承到小麗父親的遺產。 · 繼承公證 · 問:自己是獨生子女,父母過世后留下一套房產,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均先于父母死亡。我現在想要繼承父母的房產,是否真的如新聞所說獨生子女無法完全繼承父母的遺產,需要找我父母的兄弟姐妹呢? 答: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均先于你父母去世了,你父母的遺產與你父母的兄弟姐妹是沒有關系了,你只要能夠證明你是你父母的獨生子女,而且他們確實均先于你父母死亡,那你父母遺留的遺產就由你一個人繼承。 問:我父親名下有套拆遷安置房,是以前自建房拆遷安置的,我母親在房屋拆遷之前就過世了。今年我父親也過世了,房子只有我父親的名字,我現在要辦理繼承公證,這套房子是我父親的個人財產嗎?和我母親有關系嗎? 答: 這套自建房如果是在你父母結婚后建的,屬于你父親和母親夫妻共有的財產;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存續期間取得的房產,在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均屬于夫妻共有財產。即使這套房產在你母親死亡后才拆遷調換成新的房產,調換后的房產仍屬于你父母的夫妻共有財產。因此你在辦理這套房產的繼承公證,被繼承人是你的父親和母親。 問:拆遷安置房,沒有辦產權證,用拆遷合同協議作公證可以嗎? 答:用拆遷協議辦理遺囑公證,是可以的。 問:拆遷房產,三兄弟和母親共有產權,現在母親去世了,要買賣房產,是不是要先做繼承公證? 答:是的,要先辦理母親產權份額的繼承公證。 · 遺囑公證 · 問:遺囑公證的具體內容怎么寫明?只寫“本人所有財產都留給獨生子女”,有法律效力嗎? 答:公證遺囑一般需要列明清楚所想要處分的房產信息,并要有相關的房產憑證。 問:父母在世要把房子留給兒子,怎么辦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答:可以到公證處辦理一份遺囑公證,材料是父母的身份證、戶口簿、有關房產的憑證,以及受益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問:男女雙方再婚前各自有未成年的孩子,再離婚后,繼子是否有繼承權? 答:繼子女和繼父母如果形成撫養關系,是有繼承權的。 · 證據保存公證 · 除了遺囑公證,現在還有一種公證是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將會遇見的公證項目——證據保存公證。它已成為維護自身權益的必備方式,權益人覆蓋面更廣,保全對象更多,不單有對書證、物證保全方面,還表現在對證人證言或當事人陳述保全、視聽資料、電子數據以及行為過程的保全等方面,確保訴訟時都能有案可查、有據可考。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碰到過類似吳小姐這樣的事情? 有位吳小姐,她的朋友通過微信向她借錢,于是她以銀行轉賬的方式把錢打到了朋友的卡里。因為是好朋友嘛,吳小姐也就沒要求朋友寫借條。一年后,吳小姐要求朋友還錢,沒想到朋友不肯還錢,連電話也不接聽。吳小姐只能通過微信的文字、語音和朋友交涉,但朋友就是賴著、拖著不還。生氣的吳小姐想將朋友起訴到法院。 吳小姐該如何舉證自己和朋友之間借錢的事實呢? 答:吳小姐可以通過辦理保存證據公證,即保全她和朋友關于借錢的微信聊天內容,用以證明他們之間借錢的事實。 問:新房剛剛裝修好,還未入住。但是樓上鄰居的廁所漏水,水都滲透到他家里,導致他剛剛裝好的衣柜都潮濕了。他和鄰居溝通了好幾次都無法協商好賠償事宜,他想向法院起訴,但是擔心訴訟時間較長,如果衣柜沒有及時修理,會造成更大的損失。他想問他怎么保存他家衣柜現在的損害程度呢? 答:可以申請辦理保全現狀的公證,即保全你家衣柜的現狀,固定住衣柜受到損害的證據。之后即使你先修理了衣柜,也不影響你向法院提起訴訟。 · 意定監護公證 · 問:老人可以在市公證處辦理意定協議公證。那么什么是意定監護? 答:2015年4月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首次提出了意定監護制度。該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將意定監護的適用人群范圍擴大至所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民法總則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民法總則》第33條的規定標志著我國成年人監護制度取得了重大進展,有力地保障了成年人,特別是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能夠有所養、有所依。我們公證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辦理意定監護協議公證,有效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問:都有哪些人可以擔任意定監護人? 答:按照《民法總則》第33條的規定,意定監護人除了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之外,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都可以受托擔任監護人,承擔監護職責,監護關系不再被血緣束縛。委任人近親屬、非近親屬、信任的同事、多年朋友、街坊鄰里、甚至護工、教友都可以成為意定監護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醫療機構、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也都可以成為意定監護的未來監護人。 問:意定監護人和法定監護人哪個監護人優先? 答:意定監護人的監護資格順位是優于高于法定監護人的,它是超越法定監護的。所以,意定監護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委托人可以在自己神志清楚的情況下,來指定自己可以信任的、可以托付的人或組織作為他將來失能失智的情況下,也就是我們通俗所說的,糊涂的情況下,監護人可以按照他自己意愿來安排、照料自己的生活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選擇養老院、選擇醫院機構等,以保證自己在世期間的生活質量、醫療救治、人格尊嚴、財產安全。 問:我若委任了某個人做監護人,死亡后是不是財產一定要給他嗎? 答:監護是對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民法法律制度。監護人的職責是: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權益;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當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他人發生爭議時,監護人應當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以維護其合法權益。意定監護協議中不能有對自己死后的財產進行分配安排的條款,只能是委托監護人處理其自身的事務,如財產的管理、養老的照顧、死后安葬等事宜。 委任人死亡后,其遺產繼承,有遺囑(遺贈)的,還是先按遺囑(遺贈)執行。委任人如果生前沒有與他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沒有立有遺囑(遺贈)的,其遺留的遺產是按法定繼承辦理。所以委任人不一定要將財產遺留給監護人,但雙方可以在意定監護協議中約定,如果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可以獲取一定的報酬。委托人如果要將財產遺留給監護人還應當別立遺囑(贈),否則非法定繼承人的監護人是不可以得到其遺產的。 辦事兒更便捷啦!! 問:隨著放管服改革制度深入推廣,市公證處辦證效率越來越高效、便捷。都有哪些變化呢? 答:1、縮短時限;自2018年5月以來,全面縮短公證事項辦證時限,除繼承權公證外,其它公證事項的辦證時限由法定的15個工作日縮短為4個公證日,繼承權公證縮短為7個公證日。 2、精簡材料:自2018年12月以來,就免費為當事人提供復印材料,同時也減少復印材料的提供。 問:開通的下沉社區受理平臺,包括哪些公證事項?哪些社區可以辦理相關業務? 答:我處共有11個可以在下沉社區平臺統一受理,包括: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公證、出生醫學證明公證、結婚公證、結婚證公證、未婚公證、離婚公證、離婚證公證、學歷公證、畢業證書公證、學位證書公證、中國護照公證。 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打造社區綜合受理平臺。首批在鼓樓軍門社區、慶城社區等布設政務服務綜合受理自助終端機,推動23個部門、94個政務服務事項下沉到社區綜合平臺受理,把服務的門開在群眾家門口。 你也有類似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