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知道怎么能讓你,看見我做的事高興 剛升小學的曉曉說:'媽媽我考了第一名!'她熱情地揮舞著她的得意試卷 媽媽拿了曉曉的試卷看了一下扔在一邊了 她說你怎么把裙子搞的這么臟 曉曉沉默了 媽媽我第一次考第一名,你為什么不夸獎我,你為什么要罵我。 孩子小的時候,他的世界只有父母,得不到父母的認同,就像得不到全世界的認同,無形中會讓孩子感到渺小卑微。 父母什么時候無意中造成了孩子自卑的心理?1. 當眾批評孩子:孩子雖然未夠懂事,但是他也會在外人面前好面子,父母不顧孩子 的自尊心,一時恨鐵不成鋼,惱羞成怒,當眾批評孩子,慢慢地在擊垮孩子的自尊心。 2. 父母把別人家的優秀孩子掛在嘴邊:父母都希望兒女有出息,但是他們使用了錯誤的方法去給孩子標榜榜樣,經常對孩子念叨:'你怎么這么沒用,你怎么什么都做錯,你看看,人家王阿姨的女兒多聰明,7歲就能歌善舞...' 3. 父母吵架不和:父母吵架不和受傷害最大的就是孩子,孩子看著最親近的爸爸媽媽在互相指責,大聲吼叫,父母給不足孩子安全感,孩子會感到緊張、害怕并卑微。 4. 父母過分指責孩子錯誤:孩子不懂事,容易摔破東西做錯事情,父母過分指責孩子的過錯,一定程度上給孩子造成了膽小怕事的性格,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5. 父母過分剝奪孩子的自由,控制欲強:父母強烈的領導者視野,什么都要聽家長的,什么事都要經過家長同意,導致孩子沒有主見,失去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有些父母也期待孩子更好,卻在無形中給孩子巨大的壓力與自卑,失去了動力,逐漸自卑,給孩子心靈套上了陰暗的枷鎖。 如果孩子的內心不放松、不自由,他與父母的關系,與同齡人的關系容易變成一種討好的關系。時間一久,當討好這種生活態度固定在幼兒身上,他長大勢必會討好別人放在前位,人就會變得自卑、不自信且卑微。 那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成為自信的人?孩子需要什么?需要理解和尊重,把他當個人,一個平等的喜愛的人。 作為父母,永遠不要用語言暴力去傷害孩子,不隨便給孩子貼上'笨''蠢''懶''沒用'等負面的標簽。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當眾批評孩子,呵護孩子的自信,保護好自已的孩子。 當孩子取一點點進步時,別忘了去鼓勵他去爭取更大的進步。 了解孩子的缺點,父母和孩子一起面對孩子的缺點,而不是指責與厭惡。 父母不在孩子面前吵架,要小心呵護孩子未諳世事的單純心靈。 解決問題時,不偏心老大小兒兒子,每個人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對事不對人,只對言行做出評價,并引導孩子進行改正。 對孩子的評價,也不要因為他取得什么成績而變化,珍惜孩子的獨一無二。 因為你是我的孩子,獨一無二的孩子,愛情的結晶,所以我愛你,所以我希望你自信,并永遠做你的堅硬的后盾與溫柔的光芒。 |
|
來自: 雅博學苑 > 《兒童心理,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