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想養成晨練的習慣。但因為各種各樣主觀或客觀原因,我們往往很難保持持續一致的晨練日常。那么,堅持晨練的好處有哪些?如何堅持晨練呢?佰佰安全網來科普相關的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識。 晨練的定義 晨練,即早上起床后進行的鍛煉,與黃昏練對應,是人們常見的鍛煉身體形式之一。晨練有利于強壯身體、塑造體形等,可以增進健康,得到生活樂趣。 堅持晨練的好處有哪些? 很多人總會問,在一天之中,什么時段是鍛煉健身的黃金時間呢?晨練是個不錯的選擇,晨練有五大好處,具體表現如下: 1、晨練能提高呼吸系統的能力,使呼吸頻率加快,讓氧氣的吸入量增加,提高人體供氧的能力,此外,慢跑是保護健康的最好方法,主要是氧氣,有經常晨練的人呼吸系統的老化速度要比不晨練的人慢一倍。 2、 提高與改善系統功能,經常晨練不僅能加強新陳代謝,還能改善提高血液量,改善血管的彈性,提高機能的攝氧能力,提高血液量,一般情況下,運動時的心臟每分鐘輸出血量要比平時輸出血量高8倍,因此,像那么平時不愛晨練的人,一旦活動就會出現心跳加速、胸悶、頭痛、氣促等癥狀,而愛晨練的人由血液循環得到改善,血流量也增加,至使心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心臟容量增大,休息時間延長,心跳次數減少,久而久之,會導致成心機發達,心機纖維變粗。 3、晨練能讓大腦與神經系統在緊張的過程中獲得更充足的能量物質,當腦細胞工作中,它所需的血液量往往比肌肉細胞要多得多,腦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50%內,早晨的晨練能促使大腦興奮與抑制過程交替,避免神經系統的緊張過程,能使大腦清醒,思想敏捷,消除疲勞。 4、經常晨練的人,肌肉組織的貯氧能力較高,改善肌肉的供應能力,增強肌肉的耐久力,從而讓肥肉纖維變粗,肌肉能量增大,彈性提高,肌肉變得發達又結實,一般人的肌肉能量占體重的40%,而時常鍛煉的運動員們的肌肉量可達體重的45%-50%。鍛煉的關鍵在于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讓自己的生理機能得到調節。當你能夠長期堅持鍛煉,說明你已經找到了一個適合你的生活方式。 5、晨練不僅能改善營養狀況,增強物質代謝,使有機成分、骨骼增加,還能改善關節韌帶和骨骼肌的彈性及柔韌性等,可有效提高骨骼抗拉、抗壓、抗折、抗扭和抗彎的性能,同時還能提高韌帶與關節的運輸幅度、準確性和靈活性。 怎樣進行晨練才有效果? 晨練時間 1、晨練的時間應該在5點以后,最好是5:30到6:00左右。運動時間也不用太長,30分鐘就夠了。 2、每周鍛煉的次數應為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如果身體情況好,時間允許,所從事身體鍛煉的項目活動量不大,可以適當延長一些。 晨練地點 空格到綠化比較好的地方,例如公圓、樹林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在日出后開始制造氧氣。陰雨天忌在林中晨練,因樹木此時未受陽光照射仍吸氧吐碳,會使人二氧化碳中毒。 晨練前 1、早上醒來時,不要馬上起床,至少等上半分鐘到一分鐘,讓身體和大腦完全醒轉。可以躺著做一些簡單的活動,輕微地搖搖頭、活動一下手腳和四肢,然后再起床。起床后,喝一兩杯溫開水,以150—200毫升為宜。適當進食,不要空腹運動。 2、注意熱身,壓腿,體前屈,活動關節,尤其是足部,不熱身容易導致足部扭傷?;顒痈鱾€關節,適當幅度的扭動特別是腳、腰、手、肩膀、頭部,能感覺到微熱。 晨練時 1、跑步勻速,注意調整呼吸,感官集中腿部,感受腿部肌肉的細微變化。 2、老年人參加晨練宜做間歇鍛煉,晨練的最好有個同伴,邊鍛煉邊聊天,既能活躍氣氛又能相互照應。 3、運動時飲水最好能分次少量飲用。 晨練后 1、運動過后盡快做肌肉拉伸運動,如雙腿前后打開,前腿曲膝,后退腳跟不要離地,這樣就可以拉伸小腿的肌肉,堅持15秒鐘,再進行交替。記住不要使勁壓腿。 2、運動后一定要多喝開水,多吃梨、蘋果、乳類、芝麻、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 3、晨練后不宜再睡覺。有的人甚至三四點鐘即爬起來鍛煉,然后再回去睡個“回籠覺”。這不但易受空氣污染,還會使生物鐘錯亂,導致疲勞、早衰。 晨練時需注意什么? (一)夏季晨練的注意事項 夏季健身注意避免陽光直射 夏季的大部分地方,上午11時到下午4時是陽光最強的時候,對人的皮膚有直接傷害。在健身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在陽光最強的時候在室外健身,可以戴上太陽鏡、太陽帽,也可以使用一些護膚產品,保護眼睛和皮膚。 夏季健身注意要適量飲水 夏季人體水分蒸發較多,飲水對參與健身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夏日健身,就意味著運動會消耗身體更多營養物質,所以健身者一定要注意補水,因為炎熱的天氣里,普通健身者在30攝氏度的溫度下進行1個小時較大量的運動,汗液排放量便可達到3升以上,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那么在夏季人們健身的時候,身體一旦出現脫水,健身者便會出現疲勞、厭食、頭暈、惡心、肌肉痙攣甚至昏厥等癥狀。如果外出健身,最好自己帶水,不斷地少量飲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飲水,切忌狂飲。 晨練科學選擇時間 日出之后日落之前是晨練的最佳時間,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這時空氣中的氧氣濃度相對較高,能滿足鍛煉時人體耗氧量的補充。晨練應當盡量推遲時間,最好在早晨6時之后、9時之前,同時應避免上午10點半到下午3點半這段溫度最高、太陽直射最強的時間,可在傍晚5點到7點太陽落山之后進行體育鍛煉,并且時間控制在1小時之內。有條件者可多進行室內運動,如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跳繩等。 晨練后不宜馬上進餐 晨練后不宜馬上進餐。身體在運動后,血液大多在體表血管內,胃腸道血流量相對較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此時進食易產生腹脹、惡心等癥狀。另外,飲食盡量清淡,不宜油膩,免得加重腸胃負擔。 鍛煉后不宜立即洗冷水澡 鍛煉后不宜立即洗冷水澡。因為身體在運動后毛孔處于擴張狀態,此時洗冷水澡會使皮膚受冷毛孔關閉,體內熱量無法散失而導致發燒感冒。 不宜空腹 空腹運動的危害上文我們已經提到,一般在運動之前可以適量吃一根香蕉、少量面包或者蜂蜜水。 另外,運動之前不宜過飽,吃得過飽再進行運動反而會導致胃腸道疾病,如闌尾炎。 不宜過早起床 聞雞起舞并非人人適合,過早的起床運動不僅得不到很好的運動效果,身體機能沒有恢復健康狀態,反而誘發多種疾病。 看天氣再運動 霧霾天、下雨天等都不適宜運動,不然抵抗力不僅得不到提高,反而會出現疾病現象。而當室外運動無法進行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室內運動。 做好熱身活動 運動之前的熱身運動是少不了的,熱身運動一方面可以調動身體機能,避免運動時出現障礙。另一方面,身體的拉伸可以避免在運動時出現扭傷現象。 (二)冬季晨練健身的注意事項 1、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冬季天氣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暢,肌肉和韌帶也比較緊,這時猛一發力,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韌帶撕裂甚至骨折。因此,準備活動一定要做好,不但劇烈活動前應該如此,即使走路、慢跑也是一樣。 冬季健身的時候一定要格外注意好保暖,這個時候進行健身的話,可以提高抗凍能力,但是也要記得避免一些問題的發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到它的好處以及一些方法。 2、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因為冬天出來運動,為了活動方便,往往穿的比較少,在前往鍛煉地點的路途中很容易著涼。因此最好披上一件大衣,等活動開了再脫下來。再有,剛剛做完運動時,由于血液循環很快,身體正在迅速散熱,所以短時間內感覺不到寒冷。但此時毛孔張開,冷空氣很容易刺激身體,造成隱性傷害,等感覺到冷時,其實身體已經受到很大程度的侵害了。 身體受涼很可能帶來肌肉痙攣、運動疲勞反應加重、抵抗力下降等到不適或發病隱患,因此運動后也應當及時穿上外衣,做好保暖工作。 3、耐力項目最適宜 冬季健身,倡導進行耐力性項目,也就是有氧運動,以鍛煉心肺功能,提高自身體質。項目包括長跑、健步走、拳類、操類、滑冰等等。大家熟悉的足球、籃球、網球等球類項目屬于對抗性運動,容易發生身體接觸,在冬季比較容易受傷。 4、健身器材避免直接跟皮膚接觸 當冬季溫度很低時,在戶外使用健身器材最好避免直接跟皮膚接觸。有生活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在零攝氏度以下時,當人體皮膚接觸到冰冷的金屬,很可能造成皮膚與金屬粘連,帶來傷害,所以在使用金屬器械時,最好戴上手套。 從摩擦力等方面考慮,在做雙杠或腳蹬器等器械時,最好戴上皮質手套或穿上膠底鞋,以免脫手或滑倒。 5、室內運動健身注意通風 在冬季,人們總喜歡把門窗關得緊緊的。殊不知,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小時呼出的二氧化碳有20多升。若十多人同時進行鍛煉,一小時就是200升以上。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出的不良氣體等,致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污染。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出現頭昏、疲勞、惡心、食欲不振等現象,健身效果自然不佳。 6、冬季健身要加強強度和力度 冬季健身要提高鍛煉的強度和力度,增加動作的組數和次數,同時增加有氧鍛煉的內容,相應延長鍛煉時間,用以改善機能,發展專項素質,消耗體脂,防止脂肪過多堆積。另外,要注意鍛煉間隙要適當短一些,尤其在室外應避免長時間站立于冷空氣中。 7、冬季健身少穿健身鞋 俗話說“寒從腳下生”,由于人的雙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較少,加上腳部皮下脂肪薄,保暖性差,所以冬季在室外進行健身活動特別容易感到腳冷。若頭、背、腳受冷,冷空氣從皮毛和口鼻侵入肌體,不但影響健身鍛煉效果,還會感冒生病。 8、增減衣服要漸進 許多人認為戶外鍛煉健身只穿運動服即可,理由是運動起來不會冷。但人體在鍛煉中產生較多熱量的時候僅是中段,一前一后十分容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因此休息以及鍛煉結束時,應及時添加衣物。 從本文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晨練的好處很多,比如鍛煉心志、陶冶情操、促進食欲、增強一天的精神狀態等等,總而言之,經常晨練的人精神狀態就會不一樣,希望大家安排好作息時間,合理的進行晨練活動。 ( 責任編輯: 武偉偉 ) |
|
來自: 怎樣用doc360 > 《健身養生190424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