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老話,說的是“外不治癬,內不治喘”。 喘也是一個中醫所說的肺系疾病,或者西醫所說的呼吸系統的常見癥狀。 簡單的說,是以呼吸急促為特征的一種癥狀。再詳細的描述嚴重一點兒的喘病發作時的表現,可以說是表現為鼻翼煽動,或者張口抬肩,不能平臥。 喘病可見于多種急、慢性疾病的過程中。中醫對于喘病的診斷與治療,有著系統的理論,歷代醫家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人們一般都說咳嗽喘,或者哮喘。其實,每個病之間,都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 對于咳嗽,昨天我們己經學習過了。 對于“哮”病來說,是指喉間的聲響而言,開口閉口都有痰聲。而“喘”病,只是指呼吸而言,氣息迫促,升多降少。一般來說,哮病在發作的時候,都是和喘促相兼的。所以,常稱之為哮喘。但大家要記住:喘病并不一定要伴有哮病。 在傷寒論這本書中,對于喘病,還有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像:煩喘、微喘、喘滿、息高、喘不能臥等。 煩喘,一般指的是患者由于煩躁而呼吸急促。 微喘,一般指的是病人微微的有點兒氣急。但也有不同的情況,還可能是病情危篤的表現。 喘滿,一般指的是在呼吸急促的時候,還伴有胸腹部的脹滿。 息高,一般指的是病人呼吸淺表。 喘不能臥,一般指的是由于呼吸困難,急促短迫,導致病人不能平臥的表現。 按中醫教科書的論述: 呼吸困難為喘病的特征性證候,但臨床表現輕重不一。 輕者僅見呼吸急迫,呼氣吸氣深長,一般尚能平臥。重者可見鼻翼煽動,張口抬肩,搖身擷肚,端坐呼吸,面唇發紺。 急發者多表現呼吸深長費力,以呼出為快,胸滿悶塞,甚則胸盈仰息,聲高氣涌,氣喘與勞動及體位無關。緩發者多表現呼吸微弱而淺表無力,以深吸為快,聲低息短,動則加重,氣喘與勞動及體位明顯相關。 若病情危篤,喘促持續不已,可見肢冷汗出,體溫、血壓驟降,心悸心慌,面青唇紫等喘脫危象。 按西醫來說: 氣喘是各種原因呼吸困難的現象。像肺炎、心力衰竭所致肺水腫可以導致呼吸困難而見喘。呼吸道為過多分泌物或異物阻塞而致呼吸困難而見喘。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致敏物質或者空氣中的其他致敏物質引起呼吸道平滑肌痙攣而見喘。高熱導致機體耗氧量增加引起呼吸困難也可以見到喘。甚至當病人生命垂危時呼吸衰竭的呼吸淺表也可以見到喘,等等。 所以,喘只是一個癥狀,主要見于喘息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氣腫、心源性哮喘、肺結核、矽肺以及癔病性喘息等疾病。 從方證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方證: 傷寒表實的麻黃湯證。 外寒內飲的小青龍湯證。 邪熱壅肺的麻杏石甘湯證。 飲熱郁肺的越婢加半夏湯證。 肺實氣閉的葶藶大棗瀉肺湯證。 陽虛邪閉的瓜蔞薤白白酒湯證。 等等近二十種的方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