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跟大家說了治療哮喘的西藥,看服藥的注意事項(xiàng)發(fā)現(xiàn)副作用挺多的,那么今天就說一說治療哮喘的中成藥,常用的有: 1.平喘丸:由款 冬花、杏仁、半夏、五味子、桔梗、麻黃、生石膏等中藥組成。 主治咳嗽、氣喘、痰多、胸悶等癥,每次一丸,一日二次。 2.桔紅丸:主要成分有桔紅、貝母、麥冬桔梗、紫蘇、款冬花、甘草等, 主治咳嗽、痰多氣喘等。每次1丸,日服二次。 3.哮喘沖劑:由麻黃、大力子、紫蘇、桑白成、半廈、旋覆花等組成,主治咳喘氣急等。一次一袋,一日三次。 4.氣管炎丸(片)由麻黃、杏仁、川貝、款冬花、杷葉、半夏、遠(yuǎn)志、桔梗等組成。 主治氣管炎、喘咳等癥。 一次二片,一日二次。 5.通光散:為烏骨藤的提取物,含 生物堿多糖等。 治療咳嗽、哮喘、痰多等病癥。 6.蕓香油滴丸: 從蕓香草中提取的揮發(fā)沒有顯止喘作用,主要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癥。 7.山蒼子油膠丸:從山蒼果實(shí)中提取的揮發(fā)油,具有平喘祛痰、抑菌作用,主要用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等癥。 8.氣管炎咳嗽痰喘丸:主要成分有浙貝母、橘紅、款冬花、黨參、遠(yuǎn)志、麻黃、前胡、五味子、苦杏仁等有散風(fēng)止咳,祛 痰定喘的功能。 主要用于治療外感風(fēng)寒,肺熱脾濕引起的咳嗽痰盛,氣促哮喘,不能躺臥,喉中作癢,胸膈滿悶,老年痰喘。每次口服30粒,每天2次,8歲以下兒童酌減。 9.珠貝定喘丸:主要成分為牛黃、珍珠、川貝母、五味子、氨茶堿(每丸含8 毫克)、鹽酸異丙嗪( 每丸含1 毫克),是以中藥為主添加少量西藥的平喘止咳藥。有理氣化痰,鎮(zhèn)咳平喘,補(bǔ)氣溫腎。 可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吞服或含 服,每次6粒,每日3次,兒童 3~4歲每次1粒,5~6歲每次2粒,7~8歲每次3粒,9~10歲每次4粒,11~12歲每次5粒。 10.牡荊油丸:祛痰、止咳作用較強(qiáng),也有較弱的平喘作用,主要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口服,每次20~40毫克,每日3次。 11.利肺片:主要成分有百部,百合,五味子,批把葉,白芨,牡蠣,甘草,冬蟲夏草,蛤蚧粉等。 主治驅(qū)癆補(bǔ)肺,鎮(zhèn)咳化痰,用于肺癆咳嗽,咳痰,咳血,氣虛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一次二片,一日三次。 上面說的中成藥服藥期間一律忌食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遵醫(yī)囑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