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講得似乎玄乎其玄,但事實上從更高的維度來看,的確如此。 先貼下原文: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善于行走的不會留下痕跡,善于說話的不會留下瑕疵,善于計數的不需要籌策,善于關閉的不需要關楗,善于捆綁的不需要繩子也不容易解開。所以善人常善于救人,而不會舍棄,常善于物,而不會舍棄,這就是襲明。故善人是不善人之師,不善人是善人之資,不愛他的老師,不珍惜借鑒,即使聰明也是大迷,這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從現實來看,善于 行走的不會留下痕跡,這其實很難。善于說話的,不留下瑕疵,也挺難的。但從事實上,從更高的視角來看,確實能夠做到,而且一旦做到,就掌握了關鍵要素。 所以當我們遇到這類善人時,要多多學習。當我們遇到這類不善人之時,要多多借鑒。這樣,我們才會成為善人。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