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琰算得上是蜀漢的一位老臣。當年劉備在徐州屯兵時,他就追隨在劉備左右了,說他是劉備集團中資歷最老的大臣也不會太過。劉禪對于這位老臣也給予了極高的禮遇。劉備去世之后,劉琰一路由都鄉侯升遷為后將軍乃至于車騎將軍,可以說劉琰受到的待遇是相當好的。 有著如此資歷的劉琰在蜀漢歷史上的存在感卻很低,說白了還是自身能力有限。當然,此君也頗有自知之明,雖官居高位卻很少參與政事,只求革命小酒天天醉,舒舒服服過日子。他車馬服飾飲食無不奢侈豪華,另外還私蓄有幾十個美貌如花的侍婢,個個能歌善舞,確實很懂得享樂。 劉備去世后,后主劉禪接掌了政權,劉備最后一位妻子吳皇后很快就被劉禪立為了太后。后主劉禪為了讓吳太后開心,特意派遣諸多大臣的妻子進宮,希望她們能夠多和老太后說說話聊聊天,以此緩解老太后的孤獨寂寞。誰成想這樣一件尋常事卻意外地引發了一樁“緋聞”。 “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賀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經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與后主有私,呼(卒)五百撾胡,至於以履搏面,而后棄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獄。有司議曰:“卒非撾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棄市。自是大臣妻母朝慶遂絕。”(《三國志·蜀書·劉琰傳》)建興十二年(234)正月,劉琰妻胡氏進宮去向太后祝賀新春,然后一去不歸,大概在宮中待了一個月才回家。胡氏入宮一月才歸,劉琰竟主觀地認為她與后主有染,并對其實施了家暴,讓自己的手下用鞋子狠狠地抽打胡氏的臉頰,抽過后仍是余恨未息,又把胡氏趕出家門并休棄了她。胡氏不甘,遂向執法部門上告。 執法部門對此事給出了裁決:“卒非撾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它的意思就是說:“侍衛不能打主人的妻子,人臉也不能用鞋去踐踏。”這句看似輕描淡寫的判決背后卻是,劉琰因此被捕入獄,經執法部門審定,被判處死刑,棄尸街頭。 在劉備死后11年的公元234年,除去諸葛亮去世這一件大事之外,還有一件便是因劉琰妻而起的丑聞。撥開此事的重重迷霧,我們不難發現劉禪處事的果敢。劉禪在諸葛亮最后一次出兵北伐時果斷出手,將破壞團結的人處以極刑,從而維護了蜀漢內部的穩定。對于這件事情,司馬光雖然沒有直接評價劉禪,但他對劉琰留下了中肯的評價:“劉琰舊仕,并咸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從此評價中也不難看出對劉禪的首肯。 劉琰妻引發的宮廷丑聞,對劉禪的統治帶來了極具破壞力的影響,估計任何一位帝王也不會容忍這樣無端的猜疑。劉禪在此事中所表現出的果斷與堅決,證明了他其實是一個頗有政治手腕的皇帝。劉禪無論如何也無法容忍這個毫無建樹卻憑論資排輩而登上高位的老頭子了,劉琰撻妻一事正好為后主找到了借口,劉琰也因此成為了劉禪刀下的亡魂。 |
|
來自: 新用戶0096fsbV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