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度圖聞·2021年第十三期
策劃 | 鈦媒體內容中心
制作 | 鈦媒體視覺中心
老來難,老來難,真難受,顏色變,眼前生死兩可間,人到面前看不準,常拿李四當張三。
由青年人構筑的互聯網世界,鮮少出現老年群體的身影。他們通常作為逢年過節、獨在異鄉時被懷念、感恩的對象,或者是被集體聲討的蠻橫大爺、大媽。構成這種現象,一方面因為老年人較難培養互聯網使用習慣不會在網絡中發聲,2020年中國我國60歲及以上非網民群體占非網民總體的比例人群總體比例高出27.9%;一方面也因為所有的社會資源都在向青年人傾斜,老年人成為容易被忽視的群體。
鈦媒體 · 鈦度圖文第十三期,用數據一覽“被互聯網遺棄的人”的真實現狀,看看我們這些互聯網原住民如何把父母的生活標簽化。
沉迷上網 也沉迷學習
小時候,爸媽防著孩子沉迷電子設備,長了大,子女也擔心父母上網成癮。
已有具體數據支撐這一擔憂,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調研顯示,全國網民日均上網市場為3.74小時,而51%的中老年群體日均上網市場超過4個小時。另一份《2020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報告中披露,0.19%的老人在趣頭條APP上日均在線超過10小時,全國或有超過10萬老人在手機網絡上呈現極致孤獨的生活狀態,幾乎全天候生活在移動網絡上。
雖然會上網的老人成癮成為趨勢,但從他們的上網行為可見,與年輕人沉迷社交、游戲和短視頻不同,老年人群上網主要為看新聞資訊和學習新的事物、知識,玩游戲、購物、刷劇等行為在老年人群上網行為中頻率偏低。
回想當年沉迷網絡世界的我們,多數父母的網癮真是讓人無可指責。
我們是老了 可我們不傻
擔心互聯網收割網癮父母,主要是怕新型網絡詐騙開始把目光投向日益壯大的老年網民,加上受到網絡詐騙的無助老人不時出現在公眾視野,如何建設中國數字包容的老齡化社會愈加受到國家重視。
但數據顯示,在各類詐騙案件中,40歲以上人群占比都低于該年齡段的網民比例,僅有低價利誘詐騙與金融信用詐騙老年群體容易中招。騰訊110舉報數據分析顯示,男性,尤其在20-39歲之間才是網絡詐騙的高危人群,他們在色情、交友兩個方面被騙可能性高,TGI指數均超過120,而此類詐騙,女性被詐騙的可能性較低。
所以姜還是老的辣,爸媽走過的路確實比我們吃的鹽多,想薅我們爸媽的羊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點回想你我兒時的情景就能作證。并且從老年人的電商花費和電商偏好也能側面印證,護住腰包里的錢,爸媽可比我們擅長多了。
再說近期“60老人凌晨三點排位,王者榮耀拿下5殺”的新聞,這群網癮老年的背后是否還隱藏著更多熊孩子,還未可知… …
(本文參考數據來源:*CNNIC、*工業和信息化部、*騰訊110舉報數據、*極光調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