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連大米都是科技與狠活了? “人造”大米究竟是怎么回事? 這種米吃了會對身體有害嗎? 你吃的這種米是“假”的! 網絡上有說法稱,自熱米飯里的米飯不是我們常吃的大米,甚至有說是塑料制成的,這些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首先可以告訴大家的是,自熱米飯里的米飯的確是“假”大米。多數是擠壓再制大米或擠壓重組大米,是以大米為原材料加入適量的食品添加劑等成分,通過擠壓膨化技術讓大米粉碎、加熱、蒸煮等,最后再切割成大米的形態,再會經過干燥、脫水等工藝再處理,就形成了自熱米飯內的米飯。 這種米飯其實是熟了的米飯,只有這樣做出的米飯才能在短時間內加熱可食用。如果是普通大米的話,通過幾分鐘的加熱肯定熟不了。 之所以長得像塑料,是因為這種大米沒有天然大米從胚芽上脫落后形成的缺口。且經過機器統一成型的米粒在干燥后為多孔透明狀態,拋光后給人的感覺就是亮晶晶的,看起來更像塑料。 大家對于再加工的食物或多或少都有抗拒感,擔心會影響健康,那這種“假”大米經常食用會不會影響健康呢? 營養師顧中一表示,再制米在加工過程中會損失一部分的B族維生素,但是本身大米內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等成分就會在碾壓成精制白米的過程中大量損失,所以精制米和再造米之間并不會產生本質上的區別。 但是自熱米的GI值相較于普通大米更高,分別為95.4:89.5,研究人員推測與擠壓過程讓淀粉分子間的氫鍵斷裂,導致內里的淀粉對消化酶的敏感性增強相關。對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而言,不建議食用。 浙江大學營養學教授沈立榮指出,一般重組米的原料內會有單雙甘油脂肪酸成分,該物質是一種乳化劑,在餅干、糕點、面包等食物內很常見,可改善食物的口感。但這個成分會讓體內的脂肪酸含量升高,有一定升血脂、血糖的作用。 我國目前沒有再造米的相關標準,但有一些地方和企業的標準,配料里的輔料、食品添加劑都是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本身再造米的擠壓工藝就很成熟,只要是從正規渠道里購買、在保質期內的再造米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這3種大米,傷肝腎還致癌! 自熱米飯內的大米可以放心食用,我們真正需要注意的其實是這幾種大米,食用后是真的會影響健康! 1、鎘大米 2017年九江鎘大米事件被曝光、2019年溫州查出鎘超標大米、2020年昭通市銷毀了一批來自益陽的有毒鎘大米…… 鎘是一種重金屬成分,進入體內會影響腎臟的過濾、重吸收功能,導致鈣磷等有益物質被錯誤過濾,從而引起骨質疏松發生。除了會影響腎臟健康外,還會給呼吸系統、生殖系統也帶來不好的影響。 但對此也無需過多擔心,國家相關部門對大米內的鎘元素監管十分嚴格。以南京為例,2023~2024年抽檢了近4000批次,均未發現不合格的產品。 2、陳化米 陳化米是指儲存時間較長的大米,大米很容易受到黃曲霉素的污染,尤其是儲存不當的情況下,非常容易發霉產生黃曲霉素。而黃曲霉素是個具有很強毒性和致癌作用的物質,經常攝入會誘發肝癌,一次性大量攝入還可能導致急性中毒,威脅生命。 3、香精米 在制作過程中添加了香精的大米,多是小作坊、不良商家生產的。這種香精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長期攝入會給肝臟、腎臟健康都帶來威脅。 長了蟲的大米還能吃嗎? 別這樣處理 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尤其是南方地區的人,打開米袋時會發現袋子里面有不少的小蟲子,即便是過了水也依舊會有漏網之魚。這些蟲子到底是哪來的?長了蟲的米還能不能吃呢? 米蟲其實并不是外來物,而是存在于大米內部的物質,最早以蟲卵的形式存在肉眼看不出來。當濕度、溫度等條件符合它的生長條件時,就會吸收大米內的營養物質變成米蟲。 雖然長了蟲的大米看著十分膈應,但它還真不會叮咬人體或寄生在人體內,在洗米的時候多淘洗幾次撇掉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再加上烹飪時候的高溫,也足以將大米內的蟲卵殺死,不會影響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