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俊峰《鍘美案》 董俊峰(1884—1957),原名董溥玉,滿族,前輩著名的京劇花臉。出生于北京,其父董溥玉曾在清宮御膳房供職。他自幼在御膳房工作,業余時間喜歡唱京劇。票友出身。他體態魁梧,嗓音洪亮,喜好花臉,曾參加過樂雅和韻社等票房,經常與關醉蟬、臥云居士、王華甫等名票一同活動。因不滿內監的欺壓,他在1906年辭去御膳房的工作,拜前輩架子花臉“活曹操”黃潤甫為師,專業從事京劇演出。雖師承黃門,但主工銅錘花臉,曾向名凈金秀山問藝。演唱上多受金秀山等老路銅錘唱法的影響,又結合自身理解,多有創造。演唱氣勢雄渾,善使小腔兒,于大氣磅礴中偶一為之,聽來頗為俏皮。曾以演《鍘美案》《李七長亭》《草橋關》《刺王僚》《斷密澗》《捉放曹》《鎖五龍》等劇目享名一時。高亭、勝利公司錄有多種唱片,是現今研究黃派花臉的重要依據。 清末民初,與時慧寶、王鳳卿、言菊朋、高慶奎等老生名家合作,名聲大震。善演《鍘美案》《草橋關》《探陰山》《鎖五龍》《連環套》《空城計》《刺王僚》《牧虎關》《法門寺》《忠孝全》《二進宮》《打龍袍》等戲,除在京演出外,也曾馳名津滬等地,曾與常春恒等南方名家合作連臺本戲《貍貓換太子》,同楊春芳先生分飾真假郭槐,《大審》一折熱鬧非凡。與著名武生姜鑫萍在湖南衡陽演出《連環套》,一時轟動衡陽。 ![]() 董俊峰(左)《連環套》 ![]() 董俊峰演出戲單 董俊峰長期駐班南方。上世紀20年代,他在上海的天蟾大舞臺,與老生周信芳、林樹森、陳鶴峰;武生蓋叫天、高雪樵、楊瑞亭、劉四立;旦角小楊月樓、趙君玉、劉筱衡、黃玉麟;丑角劉斌昆、韓金奎、筱文林、楊善華一大群梨園英杰同臺奏藝,文唱《包公鍘判官》,身段能動《李七長亭》。乃早期前輩銅錘兼架子花臉,早于京劇凈行三大賢:金少山、郝壽臣、侯喜瑞,與北方金秀山、裘桂仙、劉鴻聲同代齊名之凈行鐘鼎。 1930年,馬連良組建扶風社。初期的陣容就有花臉董俊峰。在北平的中和戲院,1930年9月26日,扶風社的首次演出,開場戲就是董俊峰的《鍘美案》,大軸是馬連良的《四進士》(王幼卿飾楊素貞,劉硯亭飾顧讀,張春彥飾毛朋,金仲仁飾田倫,馬富祿飾萬氏)。他曾與老旦李多奎演出《打龍袍》。 1952年,董俊峰投身于武漢京劇團的工作,繼續為京劇藝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他的藝術經歷,是那個時代京劇繁榮的一個生動縮影,體現了他深厚的藝術功底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除了參加演出外,還從事授藝課徒。1957年病故于北京,享年73歲。 |
|
來自: 新用戶7011Snfr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