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中,十大戰役總指揮都是誰?粟裕大將指揮了五場 ![]() ![]() 一、宜川戰役(1948年2月29日-3月3日) 指揮:彭德懷。 西北野戰軍經56小時激戰,殲滅整編29軍,軍長劉戡自殺身亡,殲敵2.94萬人,繳獲各類火炮189門。 西野最大殲滅戰,西北戰場轉入全面反攻。 ![]() 二、魯西南戰役(1947年6月30日-7月28日) 指揮:劉伯承。 晉冀魯豫野戰軍12萬人強渡黃河,羊山集殲滅整編66師1.42萬人,俘虜中將師長宋瑞珂。此役共殲滅國軍4個整編師部9個半旅5.6萬人,劉鄧大軍率先展開戰略進攻。 三、平津戰役(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 指揮:林彪。 東北野戰軍12個縱隊84萬人入關后,與華北軍區部隊協同作戰。攻克設防堅固的天津城,殲滅守軍13萬人,迫使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 總計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1萬人。 ![]() 四、濟南戰役(1948年9月16日-24日) 指揮:粟裕。 華東野戰軍14萬攻城部隊,18萬打援部隊。許世友指揮攻城集團,吳化文率2萬人起義,經8晝夜激戰,全殲第二綏靖區10.4萬人,俘虜司令官王耀武。 此役使華東、華北解放區連成整體,為淮海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 ![]() 五、晉中戰役(1948年6月11日-7月21日) 指揮:徐向前。 晉冀魯豫軍區第8、第13縱隊及太岳軍區部隊共6萬人,將閻錫山部10萬人誘至太谷、祁縣地區,切斷敵人后路。共殲滅閻錫山部10萬余人,繳獲火炮3744門,取得以少勝多空前勝利。 ![]() 六、萊蕪戰役(1947年2月20日-23日) 指揮:粟裕 國民黨軍制定“魯南會戰”計劃,南北兩線11個整編師夾擊華東野戰軍主力。華東野戰軍采取“示形于南,擊敵于北”策略,主力秘密北上。3天時間殲滅北線李仙洲集團2個軍5.6萬人。王耀武大罵“5萬頭豬,3天也抓不完”。 七、蘇中戰役(1946年7月13日-8月31日) 指揮:粟裕。 國民黨第一綏靖區司令李默庵指揮5個整編師12萬人進攻蘇中解放區,華中野戰軍3萬多人迎戰。七次戰斗累計殲敵5.3萬人,繳獲各類火炮600余門。解放戰爭開門首場勝利,中央軍委將作戰經驗通報全軍。 ![]() 八、豫東戰役(1948年6月17日-7月6日) 指揮:粟裕。 華東野戰軍第3、第8縱隊突然攻擊河南省會開封,經3天激戰殲滅守軍3萬人。華野主動撤離開封,將區壽年兵團包圍于睢杞地區。與邱清泉、黃百韜2個兵團馳展開大戰。此役共殲敵9萬余人,是解放戰爭的轉折之戰。 ![]() 九、遼沈戰役(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指揮:林彪。 東北野戰軍12個縱隊53萬人對錦州發起總攻,第4、第11縱隊堅守塔山6晝夜,擊退海陸空聯合進攻。錦州全殲守軍10萬人,俘虜東北“剿總”副總司令范漢杰。野戰軍主力回師遼西,全殲廖耀湘兵團10萬人。戰役殲敵47.2萬人,解放軍首次在兵力數量上超越國民黨軍。 ![]() 十、淮海戰役(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 指揮:粟裕,劉伯承 我軍60萬人對國軍80萬人。華野主力將黃百韜兵團合圍于碾莊,經12天激戰全殲該部12萬人。中野在雙堆集地區包圍黃維兵團,與華野共同殲滅該兵團12萬人。 杜聿明集團30萬人被華野包圍在陳官莊,經1個月圍困后,全部殲滅。該戰役是解放戰爭最大規模戰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