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與詩歌語言互換示例 文/金匯昆 在培養學生“文體意識”這個主題下,我提出要讓學生轉換不同文體的作品,比如把小說轉換成戲劇,把戲劇轉化為小說,把散文轉換為詩歌,把詩歌轉換為散文。在不同文體轉換過程中,學生能掌握不同文體的語言特點,學生體會到不同文體的特質。 以下是幾個范例,供同學們創作轉換時參考。 我只有在想象中或在夢中才能和大堰河團聚了。不知道她患了什么病,竟然如此匆匆地走了。臨終時,我那五個兄弟在她跟前。但她口中念的卻是我的名字,因為她把我當成她第六個兒子。我那五個兄弟哭得很悲,就連平日里打罵他的丈夫也流淚了。因為他們知道她對于他們來說是多么重要,沒有她,家還是個家嗎?大堰河,您是我的母親,您去世時,我卻不在您旁側。這是兒的不孝,這是兒的不孝。我只有在想象中或在夢中才能和我母親團聚了。——改自《大堰河——我的保姆》第10節 夕陽已不辭而別,當我意識到夕陽消失時,我已來不及道聲別。夕陽也沒有向我道別,她悄悄消失了。憶起往日如夢般美好的日子,我應當用歌聲來頌揚。但夜晚來了,她將康橋打扮的更加文靜。啊,優美寧靜的康河,我又如何忍心攪動你的和諧的心境呢?況且我將遠離,內心的別愁也凝住了我的歌喉。——改自《再別康橋》第6節 ![]() 看那淡黑的側影 看那銀白的背影 喇叭高昂地舉起 號兵清越地吹響 看他挺直的胸膛 看他分明的眉棱 顯出嚴肅、堅決 表達勇敢、警覺 他吹的不是喇叭 是民族的警報器 向著東方的朝陽 荷槍時立成雕塑 霞光是金色翅膀 他額角異常發亮 不,他不是雕塑 他是那血肉城墻 ——改自《風景談》第9段 神圣是秦腔的靈魂 名角是秦人的偶像 人們十分喜歡秦腔 人們非常寵愛秦腔 人們完全尊敬秦腔 人們徹底依戀秦腔 生兒都以秦腔迎接 送葬都以秦腔致哀 衣食只是生活基礎 旦丑才是人生追求 如果你來秦地做客 秦腔是我的祝酒歌。 ——改自《秦腔》第9段 榷山 乙巳麥月(05.21) 于湖城湖畔 【作者簡介】 金匯昆,筆名江一,1988年生,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青年作家,詩人,現為河北衡水中學教師,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衡水市作家協會會員,出版作品有《渡緣》《桃花塢雨》《藝術里的童顏》《美的喚醒》《情境之門》等。教育與寫作理念:師德是知與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寫作育人,讓生命的啟蒙不斷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