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的共讀,我們又增加了一位新的書友——Miss Guo,她是我們縣級的小學英語名師,也是我在這個學校遇到的不可多得的貴人。從市級課題指導,再到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每次和她的溝通都獲得了不一樣的力量。 我沒有和她介紹為什么讀這本書,也沒有和她解釋我們共讀如何開展,但是她參與的第一次討論卻找到關鍵——從書中找相關語句提出自己的疑問。學貴有疑,有疑則進。我是個失敗的讀書會組織者,卻幸運地遇上了一群優秀的共讀書友。 昨天我們從134頁的《39.教給兒童用左、右手都會工作》讀到了140頁的《66.勞動和智力發展》,其中還有《14.動手和智慧》和《16.學科教學中的學生積極活動的內容》兩小節。四個小節都是圍繞勞動教育開展,我圈畫的重點是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們的建議:如果你們想使自己的學生成為善于思考的人,想使嚴整的、明確的、 合乎邏輯順序的思維通過清楚的說明和解釋表達出來,那么你就應當吸引他們參加富有思想內容的勞動,把知識體系的關系和相互聯系在勞動中體現出來。請你記住: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我更加堅定相信勞動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日后,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盡可能地讓她參與勞動,因為這是發展智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誰迷戀于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他就不會去死記硬背。如果勞動中沒有精神生活,就會出現死記硬背的現象,它不僅消耗學生的智力,而且使精神空虛。”Miss Guo表示自己對這句話深有感觸,結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談了自己的觀點:“小學時的動手能力很重要。” “我們班xx學生寫《我學會了××》,他寫得是學會種蘿卜,可惜我發現他是瞎編的。真正的蘿卜是拔出來后再種下去是不能生長的。而他由于沒有這種勞動常識,所以感覺這次習作寫得很糟糕。”夢球對于學生勞動教育這塊比我們都有經驗,她總是能在指導學生整理課桌椅、擦黑板、打掃衛生這種小事中找到不一樣的意義。 “我覺得……” “我也是這么認為……” 對于勞動教育這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都明白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大家整整交流了十五分鐘,直到鈴聲響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我們參與共讀的書友越來越多,我不得不思考我該如何完善這個讀書會。新網師學友都說好的讀書會需要一個高人指導、一套相對完善的讀書交流制度、一群志同道合的書友。可惜,我們目前擁有的只有最后一個,前面兩部分都有待完善。我想過要不要在讀之前提出兩三個問題來引導大家讀,可是自己總提不出好問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都做不好的事也不好要求其他人來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