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要兼顧養血暖肝,這是肯定的,但是對于肝血不足的人是不是要兼疏肝這就是個問題了。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可以說血是從脾胃中來的,脾屬土,肝屬木,木克土,樹木從土中吸收營養,土厚可以固大樹,大樹就不會搖擺晃動, 所以剛才有個網友在評論區問為什么發燒后容易抽筋,肝主筋,脾胃虛的孩子容易肝血不足,虛風內動引發抽筋,這樣的孩子最好調一下脾胃,以后還能少生病。 所以肝藏血,只是藏,是血庫,但不是血源,當肝血不足時,肝疏泄的功能就會弱,就跟河道里的水少時,是不是流動也緩,對吧,這時候應該補血,而不應該疏肝,一疏令肝氣更虛,就會引發脾胃升降失常, 比如喛氣,反酸,失眠多夢,頭痛耳鳴等,所以肝血不足導致肝郁氣滯,很多醫生總想著先舒肝,開柴胡劑,卻不知道這樣一來,肝氣更虛,影響脾胃形成肝脾兩虛。所以一喝更沒勁,不是胃氣上逆反酸,就是肝陽虛亢頭痛,嚴重者手腳抽筋震顫,舊癥未消,更添新癥,胡涂啊。 那怎么辦呢?肯定要先養肝血,賺足本錢啊。深圳的鐘小姐,半年前開始右胸脅下脹痛,眼睛干澀,特別是看手機超過半小時更明顯,偶見腰酸,舌質淡,苔薄白,自已認為是肝氣郁結,用了木香順氣芄,結果上癥未減,反而人更加乏力,頭暈欲嘔,腹脹沒有胃口厭惡油煙,過來看時舌變暗淡,苔薄干,一把脈又沉又細。 為何疏肝后出現脾胃的問題?原來就是肝血不足引起的肝氣郁結,經過疏肝后,肝氣弱頭暈乏力,繼而影響脾胃升降,出現欲嘔,腹脹,這里的脈沉,腎水也虧虛, 于是補益肝腎,健脾益氣為主,開方:四物合二至芄加減。女貞子、墨旱蓮、當歸、芍藥、黨參、白術、巴戟天、菟絲子、麥芽、陳皮、炙甘草 用巴戟天、菟絲子補益腎陽,再用當歸、白芍、墨旱蓮等藥養血滋陰、,這樣就能陰從陽化,化出氣血來,同時黨參、白術、炙甘草、健脾益氣,麥芽、陳皮健脾理氣,推陳出新,白芍還能養肝柔肝。 可能有人問柴胡疏肝散不行,那么用逍遙芄行不行?有些人可以,有些人不行,這個患者而言還是不行,因為她已經肝腎兩虛,正是河道水枯,血不能速成,氣卻是一疏就泄,所以上方用麥芽,不用柴胡,用陳皮,不是青皮。 以上說到中藥,請在中醫師指導下用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