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性色av免费观看,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分享

【京劇人物】琴票“南北二陳”之陳道安

 七彩陽光3109 2018-01-05






凡京劇演員之唱功,離不開場面。鼓板尺寸穩妥自不待說,而琴師之隨、包、托更是有半壁江山之份。老譚曾言,離了梅雨田的琴,我張不開嘴。誠哉斯言。清末民初,京劇舞臺上除新三鼎甲馳譽南北外,尚有四大名琴傾倒梨園內外。如疏密有間之梅雨田,善斷險奇之孫佐臣,說譚專家陳彥衡,儒雅青衿陳道安。尤為稱奇者,梅、孫是專業琴師,二陳是文人琴票。在滿城爭說叫天兒之時,二陳對老譚藝術研述之精深和推廣遠播,鮮有抗者。時人稱之為南有陳道安,北有陳彥衡,如民國早期上海大東書局出版之《戲劇月刊· 陳道安君小史》言道: “世稱胡琴名手,必稱南北二陳,北陳為彥衡,南陳即先生也。”北陳之琴梅雨田先生贊為——“秀”字,南陳之琴內外行頌為——“雅”字,同為一時瑜亮。然述及北陳者眾,論及南陳者寡。為此,筆者在陳道安先生女兒陳為珠老師之鼎助下,又參閱了陳小田先生回憶其父之文章,并鉤沉于史海之中,試對陳道安先生之生平作一簡介,就正于諸位前輩。

陳道安,名以履,字公坦,因好道學,故又號道安。祖籍江蘇江陰縣(今江陰市) ,清光緒四年( 1878)生于北京, 1957年農歷丁酉三月二十九日(西歷428)壽終正寢,春秋八十,墓葬于江蘇常熟虞山。陳先生兒輩均為票界中人,其長子小田對京劇研究精深,于音韻學說更是造詣不凡,有音韻著作傳于世。小田工青衣, 30年代至50年代初活躍于上海等地票界。1952年至1955,小田在其上海愚園路住所設唱和集會于星期天,胡琴以周振方為主,司鼓以曾心齋為主。參加者有李家載、許良臣、李世濟、新艷秋、范石人、陳大濩、周長華、倪秋萍、沈柏年和其妹為珠等人。兒媳李家英,工陳派(德霖)青衣; 次子小村,琴藝不亞于其父,手音甚好,曾留唱片于世,并有胡琴曲譜付諸梨園,可惜英年早逝;女為珠,為人和藹,修淡夷然,現已逾古稀。為珠工程派青衣,對梅派亦頗有領會,時參加常熟地方業余京劇活動,雖古稀之人,然嗓音仍潤,頗具大家風范;婿黃玉嶺為譚派(富英)老生,已逝。

陳道安先生生于書宦之家,先祖為名進士,其父供職翰苑,課讀甚嚴,故陳先生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不負父望考中秀才。科舉制度廢除后,陳先生又考入清廷所設之京師大學堂(今北大之前身) ,每考試成績輒名冠儕偶,居北京高碑胡同三叔家。庚子事變,清室西狩,陳先生避亂常熟,并在趙氏入贅成婚。其時北方票友已與伶界就藝術方面同斟共酌,然南方官紳鄙視倡優之成見未改,但陳先生不為所惑,仍苦練琴藝不輟,并時假魚雁向梅雨田先生請益。

1904,陳道安先生在上海商約公所謀得薪水,遂移寓滬上。當時譚派已南移滬上,然會唱者極少。陳先生一到,請益者即刻盈門,先生乃逐一指撥,實為傳播譚派藝術于滬上之第一人也。閑來先生便與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潤昆仲、毛韻珂、馮子和等談天說藝。1906,陳先生為官于浙江,先在杭州,繼調寧波(任寧波濠河厘局、長興厘局局長) ,再至湖州,前后五年,謀得兩袖清風,清水一杯。陳先生為官于浙江期間,梅雨田先生曾親筆書寄譚鑫培之《李陵碑》工尺譜,謂此譜極工極難,在京唯陳十二爺差得其竅,囑仔細玩味之。陳先生不負梅雨田先生所望,按譜悉心勤練,并以其子小田為練琴之楦頭(時小田雖幼,然會戲已多)。故其后先生能授張翰臣更臻精到,以解老譚“金沙灘雙龍會”之圍。1916年為生活計,陳先生謀得漢冶萍公司(由安源煤礦、漢陽鋼鐵廠、大冶鐵礦組成)煤礦局湖南城陵磯分局秘書之職,工作之余仍苦練琴藝。1917年先生中年失伴子女無人照顧,因其嫂孀居于無錫錦樹里,遂遷家于斯。翌年,陳先生因懼軍閥混戰,遂自城陵磯返回無錫錦樹里。此時其嫂就束修事勸謂先生曰: “先祖雖曾訓諭,然時代已有變更,不如從權,隨遇而安。”故陳先生于1918年起即本著“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也” (語出《論語· 述而第七》)之旨,然多寡不計,如家貧而喜京劇者敬禮亦可。其上午在龐同春中藥店行醫(店主學青衣于先生) ,下午在家教戲,以此度日。其時孟小冬在無錫新世界搭班清唱(時孟唱汪派) ,常至先生處學譚派唱腔。此外時有人稱江陰“梅蘭芳”之蔣耀庭者,亦聞名赴錫拜師于先生。后蔣與北洋軍閥旅長畢庶澄合演賑災戲《戰宛城》,蔣飾鄒氏,《思春》一場,蔣連唱帶做,演了二十余分鐘,臺下彩聲四起。事后,其子小田因知父素不習演,故詢父何以能教此戲。先生答曰: “蔣本善做表,余當年所見田桂鳳演此劇之體貼劇中人情狀告之,故學戲不在于死背硬記,而更需領悟劇情發展也。”



陳道安先生


說起陳道安先生之習琴,乃起因于其13歲時得了童子癆(類似今之肺結核病)。陳先生昆仲兩人,兄因病早謝人世,其父為求延嗣,故請老友梅雨田先生教其子習琴,以怡養其心情,裨使早日康復。數年后先生琴藝大進,癆蟲亦遁,誠為一石二鳥之喜。先生學琴于梅雨田時正值新三鼎甲汪桂芬、孫菊仙、譚鑫培活躍于舞臺,陳先生與陳彥衡、黃益齋、王君直、李秉庵、林紹琴等顧曲無虛夕,況其學琴善于參悟,提高甚速,頗得梅師之贊許。陳先生在京師大學堂讀書之余,常在李秉庵先生(文丑,李瀚章之長孫,李經畬之子)其設在化石橋宅中之春陽友會內活動。春陽友會其名源于《詩經· 豳風· 七月》: “春日載陽,有嗚倉庚”句。倉庚者,善嗚之黃鶯兒也,喻藝友常相唱和聚會之意。春陽友會為民國二年( 1913)由樊棣生發起,在李秉庵宅中聚會、排練。票社內房屋寬暢,場面齊全,并有諸多小間,可供二三人斟酌。因李秉庵富饒,故時留晚飯,最多時達十數桌,一切雜費開支均由其出資,人目其為“李大傻子”。票社聘陳德霖、王長林為常任教師。當時票社胡琴有李潤峰(李毓芳之父)、龔靜軒(龔云甫之子)和陳彥衡,老生有王君直、莫敬一、余叔巖(以票友身份)、黃益齋(汪派) ,青衣有林紹琴(余紫云派) ,丁繼甫(陳德霖派)、紅豆館主亦是常客,老旦有松介眉、臥云居士(趙靜塵),有些專業演員如程繼先、梅蘭芳、姜妙香等也常參加。民國三年三月間,春陽友會正式成立,樊為會長,李經畬為名譽會長,并遷址于崇文門外南三里河曉市大街浙慈會館內(李為浙人)。春陽友會之盛,至今無有右者,于此值得一書。陳先生在此氛圍內,耳濡目染,加上勤學苦練,并與會內諸師友長相切磋,自然是技藝日進,通曉各派之一代名琴票應運而生。

陳道安先生的主要京劇活動是在南方票房中度過,雖琴藝出眾,然從不炫耀于人,故其聲名未能遠播。況其嚴遵父訓,絕不收潤利一分。按其之論,收一分潤利,即為下海。然陳先生亦非并無聲名遠播之機。一是當年譚鑫培先生末次( 1915年夏未)赴滬演出,堅請陳先生操琴,陳堅辭不允。緣因當時老譚赴普陀進香,僅帶譚二。在滬期間,譚因其婿夏月潤受困于趙公元帥,故允在九畝地新舞臺幫忙十天,事后夏付銀8000于岳丈。新舞臺乃國內第一家股份制新式舞臺,清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初二( 19081026)開張,最早在十六鋪,故言新舞臺者當標明十六鋪或九畝地,夏氏昆仲為臨時董事。當譚演至《李陵碑》之“金沙灘雙龍會”句之反二黃快三眼時,譚二之琴拉得不盡意。無奈之際,夏氏兄弟曾聞得梅雨田曾寄譚譜于陳先生之事,故特請陳先生解圍。當時若能為老譚操琴,真是身躍龍門,千金不換。然陳先生謹遵先父遺訓,堅辭不允,并謂: 雖夙佩譚氏藝術,然若為之操琴,即等于下海,實難奉命。時適值張翰臣(亦梅雨田弟子)在座,愿瓜代之,陳先生亦樂助其成。先生先以梅譜授其更臻精到,張為老譚操琴三天,從此名噪一時。旁人僅知張翰臣為老譚操琴后名聲大振,并下海做了專業琴師,但并不知陳先生是幕后英雄。另有一次,杭州新開一舞臺,歐陽予倩和吳我尊邀陳先生以票友身份登臺,陳先生一時竟為所動,即將赴杭。在杭試演7,詎料賣座愈來愈盛,每月包銀逾千元,陳先生之聲名益盛,予倩亦同意下海掛頭牌。陳先生了解實情后,嚴遵庭訓,不為重金所動(其時先生僅靠操和緩之術以糊口)堅不下海。院方愿出重酬,然陳先生連7天試演之酬亦不受,謂受酬即不是票友,并束裝返滬。為此歐陽予倩和吳我尊目為迂執,幾至反目。

辛亥光復后,陳道安先生復寓滬上,并在寓所附近賃屋一間,邀滬上第一批票友創設春雪社票房。票社聘邵寄舟為教師,由張翰臣主司操弦,社費無定額,個人量力繳付。社員有老生王頌臣、朱耐根、唐謹庵、錢朗如、許良臣、羅亮生等; 青衣有林紹琴、江夢花、吳我尊、歐陽予倩等; 小生朱伯房、胡琴張葵卿,凈角老旦亦皆有人。老鄉親孫菊仙、劉永春等亦常光顧。此外報館劇評記者有林直齋、馮叔鸞(馬二先生)等皆唱老生,亦為常客。時王又宸先生在上海演出,頗受歡迎。王又宸乃票友下海,戲路欠寬,故亦常至春雪社票房走動。其時滬上凡有堂會,總有春雪社社員之身影,先生亦必為之操琴。老鄉親孫菊仙和小喜祿(陳祥云)演《三娘教子》必得陳先生之琴伴奏方能生色,小東人亦必由小田所飾。至于陳先生與林紹琴(林善使咂吭音,得余紫云神韻)之合作更是使人有居蓬萊之感,羅亮生謂此: “……聽來如飲醇醪,迄今回憶尚有余味。”

春雪社活躍期間有數事可記: 一是上海張院堂會義演(即味純園,原為西人別墅,光緒八年為無錫張叔和購得,故名張園。地址在今靜安寺路,今已蕩然) ,春雪社票友歐陽予倩和錢朗如參加。歐陽予倩演《宇宙鋒》,錢朗如演《烏盆記》。錢演《烏盆記》時,孫菊仙忽然高興,反串為錢配張別古,念白雖有所刪簡,而幾句搖板唱得聲若洪鐘,鉆天撲地,聽眾莫不以為意外之收獲,實是喜從天降。二是唐謹庵決定下海,先由陳先生教唱念,老藝人邵寄舟教做表,不二年唐就搭丹桂第一臺,每月包銀500,演中軸戲。春雪社期間,陳先生和史量才先生還參與編寫了《三顧茅廬》一劇,“火燒新野”用虛寫,“博望坡”用實寫,開打熱鬧終場,角色搭配齊全,賣座歷久不衰。此劇以唐謹庵飾徐庶,麒麟童(周信芳)飾劉備,三麻子(王鴻壽)飾關羽,馮子奎飾張飛,諸葛亮為全劇中心,由貴俊卿出演,老供奉孫菊仙飾黃承彥,也有一段精彩的唱表。集數位名牌老生于一劇,迄今七十余年,亦屬罕見。三是前面所言,老譚末次赴滬演出,先是陳先生以梅譜授張翰臣更為精到,樂助其成,后張在夏氏陪同下詣老譚寓所,為老譚吊嗓并得首肯,使老譚之《李陵碑》得以順利唱完。而陳先生為避票友下海之嫌,棄萬金之名,就當時時代之背景而言,實屬難能可貴,高風亮節。陳先生自己雖不登臺,然誨人之心不倦。老譚之婿王又宸應聘至亦舞臺演出《連營寨》,知陳先生深得其中三昧,特登門請教,先生均一一悉心傳授,王又宸遂成為老譚之后演《連營寨》之第一人。德商高亭公司、法商百代公司、美商勝利公司均為王灌制唱片,流傳至今,使吾儕得窺老譚真諦之一斑。

1921年后,陳道安先生移寓常熟。虞山諸京劇愛好者聞得先生至,即賃一散館,組成中音俱樂部,推先生為會長。先生邊行醫邊教戲,并延滬友說身段、教場面,每逢義賑,除行頭、鑼鼓、班底外,能自演一臺戲。不久,因參加者日眾,遂將中音俱樂部改為虞聲友社,仍以先生為會長,此時場面鑼鼓已皆能自備。后又請了一位專業演員樊云卿專教身段做表,培養了一大批京劇業余愛好者,大大地推動和活躍了常熟地區的京劇活動。后常熟有人又在逍遙游和南門壇上開了兩家劇院,就我所知南門壇上的一家名叫新都大戲院,蓋叫天、徐碧云等均曾來此演出,并專程拜謁先生。自1921年至1938年的17年中,陳先生往復于滬虞(虞山鎮)之間,直至1938年其子小田在上海愚園路租地造屋,遂安居于斯。19569月先生任上海文史館館員。



陳道安先生高亭公司唱片


除此之外,劉海粟先生和徐朗西先生所辦之美術專科學校、新華藝術大學均特聘先生為教師,教授京劇和音律;史量才先生延先生教其子史詠賡、沈柏年; 平等閣主人狄楚青延陳先生為呂美玉時裝京劇《失足恨》設計唱腔、念白。時呂美玉隸共舞臺掛頭牌,排演時裝戲《失足恨》并列大軸(壓軸戲為羅小寶、金少山之《失空斬》,先生亦為之完臻唱腔) ,主要配角為李桂芳,李表演極佳,惜年長扮相有遜。時《失足恨》為新戲,需編新腔,但又不能與梅、程雷同。為此,先生和小田費盡心血,編了不少新腔,一經上座,歷演不衰。此劇始演于王蕓芳,唱紅于呂美玉。雖是呂美玉風姿照人,然唱腔新穎,亦是紅花綠葉,相映成輝。呂美玉之《失足恨》劇照后來還成了美麗牌香煙的商標。上海地產富商盧少堂也延先生教其子炳生; 大中華針織廠主謝繩祖京昆兼學,昆曲教師為俞粟廬先生,京劇教師則為陳先生,陳小田和俞振飛也常參與,事在民國二十年前。

陳道安先生一生教了多少學生,恐難屈指,因其常在南方,故有“桃李滿江南”之譽。況先生胸懷博大,對門生除了傾囊相授外,還將學有所成之門生推薦于陳彥衡、林紹琴、黃益齋處,裨使更求精到,絕無封門杜戶之陋習。先生之主要門生(前述及者不贅)有狄楚青,字平子,又號平等閣主人。說起狄平子此人,其乃前清光緒年間舉人,因擁護維新運動曾兩度避難日本,《時報》館及有正書局之創辦、主持人。狄楚青年長于先生,故互稱先生。20年代之名句“天下興旺誰管得,滿城爭說叫天兒”即出自其口,并頗得先生贊譽。此外尚有羅合如先生( 1899 1980) ,羅學戲極為認真,凡音韻咬字必窮究其根源,故先生對其頗為看重。因羅阮囊羞澀,先生對其不究束修,誨之不倦( 1949年后方知羅為中共地下黨員)。羅合如于1949年后在北京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院長為梅蘭芳) , 1957年先生逝世,羅曾著文志悼。學琴于陳道安先生有成就者為倪秋萍、黎秋覺和周振芳。倪秋萍在20年代中葉經小田介紹,拜陳先生為師學琴,先生對其傾囊相授,為倪秋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倪在陳府藝術上得益頗多,后倪又求精于北陳。1936年倪得以為梅蘭芳先生吊嗓子3,并經梅先生玉成,再拜王少卿先生為師,遂成一代梅派名琴師。名琴師黎秋覺為徐蘭沅先生的得意弟子,初亦學琴于先生,后再求學于徐蘭沅。黎覺秋學成后傍過言慧珠、黃桂秋、姜妙香、童芷苓和李玉茹諸名演員。還有,曾為梅先生吊嗓于香港的周振芳亦師從先生學琴,周后在重慶為楊畹農操琴。周不但精于梅派,還精于譚派之琴。陳為珠老師曾謂予曰: 唱周振芳的琴有“順風送輕舟”之感,極其舒服。

由于陳道安先生胸懷博大,平等待人,因此不但桃李芬芳,且高朋滿座。陳先生在京劇界之友好文中述及者不贅,尚有陳德霖、王長林、時慧寶、朱素云等; 梅蘭芳、程硯秋、周信芳、姜妙香、羅合如等在先生古稀之年均去專程拜訪。先生在學界之友好者有翁松禪、吳湖帆、劉海粟等。其子小田彌月,翁親書一扇面相贈,先生以翁書、梅譜為二寶。翁書后由小田親捐于常熟博物館珍藏,梅譜先生臨終時贈于其最末的胡琴弟子李承煊醫生,亦珍藏之。

陳道安先生在京劇方面的造詣非同一般,先生不但精于譚派,亦領會汪(桂芬)派之精髓,對余紫云、徐小香各派亦甚精通,對于老生、青衣行腔吐字諸法皆有心得。在琴藝方面先生頗得梅雨田先生弓法、指法之真傳,深得梅師和平中正之妙。時人言: 若能拉黃九齡之《除三害》、汪桂芬之《文昭關》、譚鑫培之《李陵碑》絲毫不碰,方算盡胡琴之能事,陳先生可謂其中人也。先生還將岐黃陰陽五行生克之理糅入琴理,發明了不少花點,真是洞天別具。先生還首創[柳搖金][柳青娘][海青歌]之曲牌,往復翻成十四調律。陳先生之音響湮沒久矣,予未得親聆,故不敢妄評,但據羅亮生先生言: “原來胡琴只有正反二黃及正反西皮等四個調子,陳用其它三個調子把它串聯起來,創造了[翻七調] ,而銜接處無斧鑿刀劈的痕跡,頗為可貴。先生之邑友聽天老人在《戲劇月刊· 論胡琴圣手及其工譜之異同》一文中對陳先生之琴藝有一中肯評論: “先生之琴,取法雨田,參酌彥衡。指法極佳,腕勁稍遜,而別具雅韻,非工譜所可形容。”曾樸亦曾言,雖聽名琴無數,千秋各有,然陳先生之琴雅韻無有右者。王唯我先生言其聽陳道安先生拉過胡琴,但始終感覺陳先生“操琴時發出的音色不美,要想叫好也叫不出來” (見《京劇票友》第137) ,此言不妄。然此時的陳先生已逾古稀,況耳目失聰多時,輟琴有年,手音確是大打折扣。但聽一二次琴便作定性,晚學在此斗膽說聲“有失偏頗”。先生之著作有校正舊京劇單行本數十冊,由有正書局出版,頗為行銷。先生還為各報撰寫過有關戲曲之短文數百篇,十年浩劫,余生已寡,我因案頭匱乏,亦難搜檢。先生大部分之日記及回憶梅雨田先生操琴之手法,尋心得一卷及各流派唱詞十余卷均毀于文革,令人扼腕。

陳氏父子留下之音響資料就我所搜檢到的有: 陳道安操琴的有曲牌[山坡羊)[傍妝臺][寄生草],還有陳先生所創之[柳青娘]翻七調,計四面; 陳先生操琴,小田唱的有《落花園》二面,均為高亭公司于民國十八年在上海江西路申福新總公司樓上錄制。,陳小村操琴的有陳小田和老譚派名票朱耐根唱的《探母回令》及《梅龍鎮》各一面、朱耐根的《法場換子》及《魚藏劍》各一面,亦為高亭公司錄制。此類唱片上海圖書館或中唱公司當有保存,祈能翻錄出版,使其再放異彩。


朱耐根、陳小田《梅龍鎮》 來自京劇道場 01:48

朱耐根、陳小田《梅龍鎮》

陳小村操琴

1928年高亭公司唱片


陳道安先生為前清秀才,詩書飽學,又深慕徐靈胎之醫術和為人,熟讀三墳,深諳岐黃, 20年代初,先生在滬上白脫路(今鳳陽路)懸壺濟世,自曰“儒醫陳道安” ,奇方屢出,救人不少,后又在無錫、江陰、常熟等地操和緩之術,拯黎元于仁壽,濟贏劣以獲安。追念陳道安先生一生,淡于名利,高風亮節,無論是舊學、琴藝、岐黃均有過人之處,為研究和傳播京劇藝術貢獻不菲。予生也晚,未能躬逢京劇盛世,更無幸親聆先生之琴音,況又不敏于皮黃,然追念陳先生之文殺青何遲,故不揣淺陋,勉圖蚊負,為先生傳。謹此吁請先生和小田生前友好之健在者,不吝命筆,憶先生之生前,誨后學于將來。


《中國戲劇》 200003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三叶草欧洲码在线| 无码刺激a片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 中字幕久久久人妻熟女|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一区| 国产白丝喷水娇喘视频|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日韩亚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国产精品人人妻人人爽麻豆|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ā片在线观看免费看无码| 国精产品一线二线三线av| 色琪琪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国际精品福利|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男男女女爽爽爽免费视频| 成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av无码色av无码|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玩弄丰满少妇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午夜剧场免费观看| 九九99久久精品在免费线18| 免费看又色又爽又黄的国产软件|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8| 免费无码在线播放av| 强迫大乳人妻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视这里只有精品| 天躁夜夜躁狼狠躁| 久久超碰97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真人做人试看60分钟免费| 欧美国产激情二区三区| 人妻中文字幕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