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他有幾個師”?是一些歷史愛好者的陳年老梗,這句話的出處是來自于斯大林與丘吉爾的談話,說的就是當時的教皇庇護十二世,他在二戰期間作為天主教的最高領袖,對于納粹的暴行卻熟視無睹,從未公開譴責,因此斯大林談到教皇的影響力的時候對他的不屑溢于言表,因此產生了這個陳年老梗。 ![]() 瑞士衛隊與美國大兵 如今的教皇國的早已經沒了,只有國中之國的梵蒂岡,可別看如今梵蒂岡的面積是世界最小的,但祖上闊過的教皇國不僅擁有意大利中部的廣闊的土地,而且還有不少自己的軍隊來守衛國土,甚至還能組織發動十字軍東征,更有自己的海軍,可以說是風光無比。 ![]() 斯大林:教皇他有幾個師? 教皇的身份教皇的身份其實有兩種,除了天主教的精神領袖之外他還是教皇國的世俗的君主,從丕平獻土開始,教皇國的疆域不斷擴大,以致于教皇國一度占據意大利中部的廣闊的土地,這么大的土地不可能放任自由,肯定有不服教皇的國家惦記著,因此教皇國有不少自己的軍隊用于擴張和守衛國土。 ![]() 教皇國位于今天意大利的中部 中世紀的教皇權力還是相當大的,他能招募大量軍隊發動十字軍東征,還有三大騎士團對教皇的效忠,這些都是教皇可以調動的軍隊。 ![]() 丕平獻土 文藝復興后,雖然經常和意大利的城邦發生沖突,但是教皇國很少長期保持常備軍,因此大部分時期都是依賴雇傭兵,要么依靠其他歐洲強國的保護,比如法國就長期保護教皇國,除非國內遇到軍事威脅才臨時招募民兵。 科西嘉衛隊科西嘉人早些年就因為好勇斗狠而聞名于歐洲,在15世紀中后期的時候,教皇保羅三世就招募科西嘉騎士組成了四個重騎兵連,而后來舉世聞名的瑞士衛隊還沒有成立,到了1603年,教皇克勉八世又在科西嘉島招募了600名士兵組成了科西嘉衛隊;1637年的時候,教皇烏爾班八世又增募了400名科西嘉士兵。 ![]() 科西嘉衛隊 不過雖然招募了很多科西嘉的士兵,但是科西嘉衛隊喜歡惹是生非,不僅沒能改善羅馬的治安,反而進行各種毆斗,完全體現了他們好勇斗狠的性格,比如1642年,科西嘉衛隊就和博洛尼亞軍團進行了群毆,最終以處死7名科西嘉士兵才讓這個事情平息下去。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1662年科西嘉衛隊又和法國大使克雷基公爵查理的衛隊因為互相不肯讓路居然斗毆了起來,并且科西嘉衛隊居然對大使的馬車開槍造成了對方的死亡,這可捅了大簍子,要知道當時法國如日中天,爭奪歐洲霸主地位,為了對付神圣羅馬帝國甚至和奧斯曼帝國聯手,當時的教皇正在號召基督教國家聯手對付奧斯曼,這無意于在法國背后捅刀子。 ![]() 法國人修建的紀念碑 因此法王路易十四聽說此事后先驅逐了教皇國駐法國大使,隨后揚言教皇如果不解散科西嘉衛隊,那么法國將會進攻羅馬,認慫的教皇亞歷山大七世被迫永遠解散了科西嘉衛隊,絞死肇事的士兵,并且流放原先掌管衛隊的弟弟,并且派自己的侄子去法國道歉,然而不依不饒的法國人卻在原先科西嘉衛隊的兵營舊址上修建紀念碑,詛咒任何膽敢挑戰法國權威的科西嘉人,直到四年以后才被拆除,然后18世紀末的時候一個叫拿破侖的科西嘉人表示自己挑戰的就是法國權威。 ![]() 拿破侖來自科西嘉 祖阿夫軍團19世紀中期的時候,意大利正在進行統一運動,其中教皇國所在地的羅馬是他們占領的目標,畢竟教皇國占據亞平寧半島總部,阻礙南北意大利的統一,因此感受到威脅的教皇號召全世界教徒前來保衛教皇國。 ![]() 意大利統一戰爭 雖然教皇國已經日薄西山,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前來勤王,比如法國和比利時的小貴族組成了一個營,但最終慘敗,但教皇看到還是很多人“民心所向”,在原先法國比利時的殘兵基礎上加上其他前來參戰的人組成了一個多國部隊,這就是祖阿夫軍團。 ![]() 祖阿夫軍團與意大利軍激戰 祖阿夫軍團基本都是由年輕的未婚天主教徒組成的,由一名瑞士的上校用法語指揮,在1868年的時候,祖阿夫軍團由4592人組成,其中1900多人是荷蘭人、1300多人是法國人,其他則周邊的小國家甚至還有南美、北美天主教徒前來,更加離奇的是一度還有一個中國人加入。 盡管后來祖阿夫軍團擴編到一萬多人,并且與意大利軍打到互有勝負,但最終沒能阻礙意大利的統一,1870年,祖阿夫軍團被數倍于他們的意大利部隊圍攻,最終丟掉了羅馬,隨后這支多國人組成的部隊不復存在。 帕拉丁衛隊帕拉丁衛隊是教皇庇護九世組建的一支用于巡防羅馬城的衛隊,他們只是志愿兵,雖然沒有軍餉,但是可以領取養護軍服以及儀仗裝備的津貼,在意大利進攻羅馬后,帕拉丁衛隊也被派往前線作戰,1867年和祖阿夫軍團、法國軍隊聯手擊退了意大利名將加里波第。 ![]() 加里波第 但在1870年,因為普法戰爭爆發,保護教皇國的法軍被撤回法國本土作戰,色當戰役后,法軍一潰千里,無法支援亞平寧半島,最終被意大利抓住機會,派出5萬大軍圍困羅馬,最終帕拉丁衛隊象征性的守衛幾下后就放棄抵抗,至此教皇國徹底滅亡。 教皇國滅亡后,教皇在梵蒂岡自我禁閉,而帕拉丁衛隊也被允許可以不繳械投降,但是只能保留500人而且不能離開梵蒂岡。1878年,新一任教皇利奧十三世登基,將帕拉丁衛隊整編成一個營,下轄四個連。 1929年,墨索里尼與梵蒂岡簽署《拉特朗條約》,互相承認對方,至此梵蒂岡和意大利成為兩個正常交往的國家,而帕拉丁衛隊和教皇也解除了近60年的自我緊閉,而在這之前,只有500人編制的帕拉丁衛隊居然擴編到2000人。 ![]() 帕拉丁衛隊 1943年,退出軸心國的意大利迅速被納粹德國進攻,不久羅馬被占領,但是對于彈丸之地的梵蒂岡他們沒有興趣,而帕拉丁衛隊也不斷巡視自己的邊境,阻止德軍闖入教皇的地盤搜索人員,很多在羅馬的猶太人為人不被德軍抓獲,也加入這支衛隊,以教皇衛兵的身份躲過了一劫。 二戰結束后,帕拉丁衛隊成為了儀仗隊,負責接待訪問梵蒂岡的各國政要,但1970年,教皇保羅六世解散了這支衛隊,只剩下軍樂隊,至此帕拉丁衛隊退出歷史舞臺。 貴族衛隊1801年,教皇庇護七世下令組建重騎兵衛隊,成為教皇乘坐馬車時騎馬護駕,1804年拿破侖加冕的時候,教皇就是靠著這支衛隊一路前往過去的,不過因為是禮儀性質的衛隊,成員都來自羅馬和意大利各地的貴族家庭,貴族衛隊從未參加過一次戰斗,到了1870年教皇國滅亡后,梵蒂岡面積太小,靠走路就能繞一圈,因此騎兵完全沒必要,因此這支騎兵衛隊的馬成為了擺設,最終在1904年將所有的馬都賣掉,徹底成為步兵。 ![]() 貴族衛隊 1970,貴族衛隊和帕拉丁衛隊一樣被徹底解散。 教皇國海軍早些年,教皇國靠拜占庭的海軍保護,但是因為阿拉伯人不斷侵擾威脅羅馬,甚至洗劫了舊圣彼得大教堂,這讓教皇深感需要海軍的重要性,于是在875年,教皇國建立了自己的海軍,后來演變成三支海軍部隊,其中有負責對外防衛的海軍,負責反走私的海軍以及負責內河巡航的海軍。 但是在隨后的一千年里,教皇國海軍沒什么存在感,直到1571年參加勒班陀海戰露了一把臉,攻占了奧斯曼的艦隊旗艦,擊斃奧斯曼海軍統帥阿里帕夏,為這次海戰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 19世紀教皇國海軍 但除此之外,教皇國海軍整日無所事事,畢竟奧斯曼帝國都衰弱了,沒了對手的教皇國海軍最后的幾百年時間里主要就是打擊海盜,1842年的時候教皇國海軍還從英國購買了幾艘蒸汽船,邁入近代化的海軍行列。 1870年,教皇國結束,沒了海岸線的梵蒂岡對于海軍處于沒地方的溜達的存在,大部分被合并到意大利海軍,少部分逃到法國的軍艦在法國被賣掉,最終有了一千多年歷史的教皇國海軍徹底沒了。 瑞士衛隊當今依舊存在的衛隊,是在1506年由教皇儒略二世建立,其主要成員主要來自于瑞士,屬于雇傭兵性質,瑞士雇傭兵因為紀錄和忠誠聞名,多次保護教皇,深受教皇的信賴,教皇國滅亡后,瑞士衛隊和教皇一起退居梵蒂岡,繼續擔負起保護教皇的責任。 ![]() 駐防的瑞士衛隊 1874年,瑞士禁止國民接受外國的軍事雇傭,但是依舊有很多瑞士人參與雇傭兵組織,直到1927年才正式被阻止,而教皇的瑞士衛隊被排除在外,時至今日,瑞士衛隊儼然成為梵蒂岡的軍事力量,而且招募的人員必須都是瑞士未婚男性公民,目前編制有110人,雖然大家看瑞士衛隊穿著古老的衣服,但是他們不僅僅是儀仗隊,是裝備現代槍械的護衛部隊。 所以說教皇到底有幾個師呢?除去以上的各種已經消亡解散的衛隊,教皇目前有110人的瑞士衛隊110人、禁衛隊130人,因此只有240人的編制,按照美軍一個步兵師6000人的編制來算,教皇大概有三十分之一師吧! |
|
來自: 朝_五_晚_九 > 《史海釣沉/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