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0年的求職輔導,也給很多同學做過模擬面試輔導,我發現有一個讓人非常意外的地方:一些履歷經驗、學校背景都非常不錯的同學,最后很難拿到offer,甚至連一面都很難通過。 但有一些資質一般的同學,本來不報特別大希望的,最后居然拿到了非常多的offer。 后來經過深入復盤,我才發現他們的主要問題其實出現在面試技巧上,不懂得避坑,白白錯過了很多好機會。 這里我就給大家梳理一下,作為面試官和求職輔導,這三個面試誤區一定要規避,最后一個很多人都容易忽略。 01. 面試回答空洞 很多同學在輔導時,回答非常籠統,不夠具象化。聽起來好像沒問題,但仔細回味卻發現什么實質內容都沒有。 舉個例子,面試官常問:"你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很多人會回答:"我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幫老板招到了很多員工,并且效率很高。" 這個答案乍看沒問題,但細想其實沒給出面試官想要的答案。比如:具體招了多少人?怎么做的招聘?效率高是指什么?招聘達成率是多少?這些問題都沒回答清楚。你根本沒有給出具象化、場景化的答案,而且不會講故事,這是非常吃虧的。 另一個類似問題是離職原因。很多同學會說:"因為公司發展不好"或"領導沒給升職加薪機會。" 但什么是發展不好?什么是更好的機會?公司為什么要給你加薪? 這樣的回答會讓面試官產生疑惑:到底是你的能力問題導致沒加薪,還是其他原因?我們更傾向于認為是求職者自身的問題。 所以在回答面試問題時,一定要深思熟慮,不要直接脫口而出。有些答案可能反而給自己挖坑。 02. 誠意不足 面試時,不管最后是否會入職,都要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就像追求異性一樣,一開始必須展現誠意,否則別人憑什么給你機會? 作為面試官,我們經常發現求職者在面試時對公司意向度不高,表現不夠積極,也不主動展示優點。除非候選人特別優秀,否則我們不會優先考慮。 比如在招聘時,我問:"為什么來面試我們公司?"很多人回答:"因為HR邀請我來的。"這種回答顯得很唐突,好像你并不是很想來。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大概什么時間可以入職?"有人回答:"不一定,等商量好了再通知你們。"這種答案讓面試官很不舒服。 就像你邀請朋友吃飯,對方說:"我看下時間,等確定了再告訴你。"而不是:"我大概XX時間有空,確認后告訴你。"這兩種回答給人的態度感受完全不同。 03. 不注重形象 對大多數求職者來說,面試不需要穿得非常隆重,但也不能太隨意。有些同學面試時穿著邋遢,或風格過于不適合職場。 建議面試前: - 男生穿簡單襯衫,保持干凈整潔 - 女生化淡妝 如果想了解某家公司的著裝風格,最好的方法是: 1. 查看公司官網 2. 看招聘網站上的企業文化照片 3. 觀察公司員工的穿著 這是最直接匹配企業風格的方式。 -End- 面試既是技術活,也是一門藝術。如果實力很強、經驗豐富,但缺少面試技巧和方法,在面試時也容易被淘汰。如果有這些問題,歡迎找我幫你提高面試通過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