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吃飯像 “打仗”,積食、便秘、挑食、厭食、腹脹、腹痛等脾胃問題幾乎困擾著每一個家庭。中醫常說 “脾為后天之本”,孩子的身高發育、免疫力強弱,全靠脾胃運化食物來滋養。今天就教大家用一碗簡單的炒面茶,把孩子虛弱的脾胃慢慢 “養” 回來! ![]() ![]() 1 ![]() ![]() 說到炒面茶,可不是什么網紅養生品,它早在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所撰的《飲膳正要》中就有記載: "小麥炒研為末,沸湯點服,補中益氣,止泄瀉。" 古人早就發現了炒制谷物的神奇功效,用最簡單的食材,解決最常見的健康難題。 接下來手把手教你制作這碗健脾神器: 1:精選全麥粉 推薦用石磨全麥粉,顏色深黃、帶著天然麥麩,沒有任何添加劑,最大程度保留谷物營養。 2:文火慢炒(重中之重!) ① 鍋一定要擦干,小火預熱,記住!無油無水是關鍵; ② 每次倒入 50 克左右面粉,用木質鏟子慢慢翻炒,千萬不能心急; ③ 仔細觀察面粉顏色變化,從淺黃到金黃,最后微微褐色,聞到麥香就可以了; ④ 炒好后別急著裝罐,過篩去除硬塊,保證口感細膩。 3:保存 放涼后裝入玻璃罐,陰涼避光處能保存 1 個月,隨吃隨取超方便! 4:沖泡享用 取 2-3 勺炒面茶,沖入 90℃以上的沸水,快速攪拌成濃稠的糊狀,加少許鹽調味。喜歡甜口的還可以加少許紅糖或蜂蜜,香氣撲鼻又暖胃。 ![]() ![]() ![]() 2 ![]() ![]() 為什么炒制后的面粉能更好地養脾胃? 生麥性涼,吃多了容易傷脾陽;經過文火炒制后轉為溫性,正合脾胃 "喜溫惡寒" 的特性,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使脾胃之氣充足,從而起到補中益氣的效果。就如同給脾胃這個 “加工廠” 注入了更強的動力,讓它能更好地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 。 炒制過程還可去除面粉中的部分濕氣,減輕了脾胃的負擔,更適合脾胃功能較弱的人群,尤其是兒童。 同時炒面茶里的焦香之味入脾土,不僅能激發食欲,還可幫助調節胃腸的運化,從而幫助消化積食,并且還可以幫助減少水濕停滯。 這也是古籍中說炒面茶、炒面糊能夠調理小兒泄瀉的原因,因為小兒泄瀉多因脾胃虛弱、運化失常,導致水濕內生、清濁不分,而炒面茶的特點剛好能夠彌補這些問題。 ![]() ![]() ![]() 3 ![]() ![]() 孩子處于不同情況時,如何搭配更有效: 1、肝旺脾虛:孩子脾氣大、胃口差, 用 50g 炒面 + 10g 陳皮 + 20g 山藥粉,再加一勺桂花蜜,疏肝又健脾; 2 、脾胃濕熱:舌苔厚膩發黃、大便黏膩, 40g 炒面搭配 10g 茯苓粉、5g 荷葉,薄荷葉點綴,清暑濕超有效; 3、燥咳少痰:咳嗽時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咽喉腫痛、舌尖邊紅: 50g 炒面 + 10g 百合粉 + 5g 杏仁粉,用梨湯沖泡,潤肺止咳一舉兩得; 4、 脾胃虛寒:手腳冰涼,大便溏薄,面色蒼白或萎黃,精神倦怠、舌質淡,舌苔白 50g 炒面加 2g 姜粉、10g 紅棗粉,驅寒暖胃最合適; 5、積食:舌苔厚膩、食欲不振,腹脹腹痛,噯氣酸腐: 炒面茶配上 5g 陳皮、3 片山楂,消食化積效果一絕。 ![]() ![]() 4 ![]() ![]() 最后提醒大家,再好的食療也要講究方法: 炒面茶雖好,但一次別喝太多,孩子脾胃嬌嫩,過量反而增加負擔; 腹瀉急性期、對麩質過敏的孩子不適合; 不要和生冷油膩食物一起吃,避免影響效果。 生活處處有中醫,想要健康,就要學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落實中醫的思維和知識,不妨加入我們這個溫暖而正能量的大家庭,和大家一起抱團學習。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近期導讀: |
|